祖传铁锤惹烦恼 不堪其扰忙报警
戳锤长12厘米,上窄下宽成梯形
闽南网5月2日讯 家有祖传的“宝贝”,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可最近厦门市思明区一家食杂店的老板曾先生,却因一把从自家祖宅找出的锤子而烦恼不已。
自从曾先生将锤子摆进食杂店,“懂行”的古玩爱好者们发现后,轮番上门求购,曾先生不堪其扰,只好报警求助。
祖宅房梁惊现铸铁“锤”状物
曾先生的店开在在思明区曾厝垵社区。他说,这把“锤”状物,是前阵子在自家祖宅大扫除时发现的。
当时,儿子在祖宅房梁上发现一团用纸裹着的东西,纸张已经暗黄,轻轻一碰就破了,打开后是一把铸铁的“锤子”,长12厘米,上窄下宽呈梯形,两边都有字,一边是繁体字“晓記”,另一边是类似花压的图印。
曾先生觉得它造型古怪、有趣,便拿到自家食杂店当摆设。直到4月22日那天,一个到店里买水的游客发现这把“铁锤”后,他原本安静的生活被打乱了。
摆放食杂店引来众人“垂涎”
“当时,一个外地游客到我店里买水,拿起这个‘铁锤’看了许久。”曾老先生说当时并未察觉有异,直到隔天那名游客再次光临,开口便要买它。
“我问他为什么想买,一开始他不说,我也不卖,后来他才说这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戳锤,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曾先生说,游客出价上千,但他不敢贸然卖出。
然而,让曾老先生没想到的是,随后的几天里,每天都有三四名买家争相上门,一睹“铁锤”真容,有附近的,也有外地的,出价从上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如果真是古物,就有历史价值,不应该随意买卖。”曾先生拒绝出售,但买家显然没有这么好“打发”,甚至出言威胁。曾先生只好报警求助。
收藏协会:或系民国时期戳锤
曾老先生说,这个“戳锤”目前还未到文物部门鉴定,如果确实是文物,就上交国家,若不是,也不会出售。
昨日,记者联系到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厦门分会副会长陈林,他表示,通过照片看,这把“铁锤”名为戳锤,应该是民国时期厦门老商行,用于发货时戳章在货物外袋上。陈林说,戳锤在泉州、漳州两地较多,而厦门较少,因此,厦门收藏的人多,价格也比其他两地高。
曾老先生也说,新中国成立前,祖辈曾有人跑过南洋经商,家境较殷实。
民警表示,这个“戳锤”是否属于保护文物还需相关的文物部门做鉴定,若强买强卖,也会构成违法犯罪。现该“戳锤”暂时寄存在曾厝垵派出所。(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许茵茵 通讯员 蒋治 蔡美娟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