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昨举行集体海葬 78位逝者骨灰撒入海中
闽南网4月9日讯 昨日,78位逝者的骨灰撒进了鼓浪屿海域。曾经战斗在厦门的老战士回来了,离开鹭岛半个世纪的金门老阿婆回来了……
亲人将思恋寄托在这万顷碧波中,将他们的骨灰伴着鲜花一起撒在了蔚蓝的大海中。海在,魂在。
逝者的亲属正在进行骨灰入海仪式
12:00薛岭山陵园
哀乐响起,现场的所有人,为逝去的先人,默哀一分钟。
200多名亲属,抱着先人的骨灰盒,神情肃穆,在静静地聆听完司仪念的祭文后,不少人亲属忍不住心中哀伤之情,泪流不止。
主办方为逝者的亲属们颁发了海葬证明、祭奠卡。亲属可以在祭奠卡上面写下自己最想对逝者说的话。
有的亲属写下对母亲的祝福:“妈妈,在天堂,要安心幸福。”一位送走自己老伴的婆婆则在祭奠卡上表达了自己的哀思:“老头,我好想你呀!希望你经常回来看我,我好孤独呀。”有的亲属则希望逝者可以在天堂保佑活着的亲人“永远幸福安康”。
13:00
厦门鼓浪屿海域
200多名亲属,手捧着亲人骨灰,来到厦门第一码头,在这里同民政工作人员以及陵园工作人员分乘两艘船出海。
在轮船的客舱里,逝者的亲属们,相互回忆着逝者在世时的点点滴滴;有的则默默地靠着栏杆,凝望着碧绿的大海。
航行约20分钟后,船只来到了厦门鼓浪屿附近的深水海域,伴随着庄严的歌声,78组逝者亲属依次来到甲板,通过长长的钢制漏斗,将先人的骨灰缓缓撒入了大海。
故事
解放厦门的老战士魂归鹭岛
“爸爸,这里是厦门,你回来了!”
来自江西的苏女士说,父亲是一名军人,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战友一起参加了解放厦门的战斗,可惜由于工作原因,他离开了他战斗过的地方,去了山西。
他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安葬厦门,永远地陪着他曾经战死在这里的战友们。
“父亲是一位非常前卫的人,他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就跟家人说走了之后想选择海葬的方式。后来,父亲还想过遗体捐赠,但由于当时父亲走的时候是在江西的一家小医院,设备和条件都不是很好,所以事情就没有成。”逝者的女儿苏女士说。
为了参加这次厦门的海葬仪式,苏先生的四个儿女特意从江西赶来厦门。受父亲的触动,几名子女都纷纷表示,以后也会选择类似的殡葬方式。苏先生的儿子还透露,连他的老婆也受到了公公的影响,以后会选择树葬这一绿色的殡葬形式。
苏女士说,以后每年的清明,他们会面朝厦门岛的方向,洒些酒水在土地上,以此来表达哀思。
海葬费用1600元明年或免费
厦门市民政局副局长李龙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厦门就有了将骨灰撒入大海的生态殡葬方式。自2008年以来,厦门市就开始举行大型的集体骨灰撒海活动。如今,像这样“不占地”的绿色殡葬方式,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接受,这也是今后骨灰处理的发展方向。相信通过骨灰海葬活动,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丧葬陋习,树立科学、节俭、文明的丧葬观念。
厦门海葬的费用一直维持在1600元没有变。这些费用,主要用来租用出海的多艘大型船只,以及领取骨灰、接送家属用的租车费。厦门民政局的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后厦门市民若是参加海葬的话,将会减免所有的费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魏暾 实习生 陈佩芬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