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元错转给了别人 对方“失踪”不归还

银行电子回单显示,刘先生把18万多元转给了范某飞,而这笔钱大部分被取走了
据海峡导报报道上周二刘先生一时疏忽,18万余元一转眼转错到别人的账户里去了,等他联系上对方,没想到那人随后“消失”了。
昨天,他告诉导报记者,他已经报警了,希望对方能够把钱退回来,“这真不是在开玩笑”!
一时疏忽 18万多错转给别人
刘先生在湖里华光路附近经营茶叶和家居的批发生意,公司是和姐夫一起开的。
3月26日上午,有一笔18万余元的款要转给姐姐,刘先生便想通过民生银行的网上银行操作。登录网上银行后,他点开了收款人列表,一列账户名拉下来,姐姐的账户名刚好排在最后一个,他点中后,把钱转了过去。
可当交易完成后,刘先生突然发现,收款人不是自己的姐姐,而是别人!
原来,当时电脑卡了一下,他选的收款人并不是姐姐的账户名,而是默认成列表里的第一个账户名,他一时疏忽没有仔细比对,钱就转错了!
通电话后 再也联系不上范某飞
收到钱的那个人名叫范某飞,南平人。
仔细回想,刘先生记起来,大约半年前他跟对方有过一次生意往来,不过后来再也没联系了,要不是这次转错钱,肯定想不起这个人。
他赶紧拿起手机翻通讯录,还好,范某飞的手机号码还在。
电话拨通了,刘先生向范某飞说明了情况,希望对方帮忙把钱转回来。范某飞表示得去确认下,随即就挂了。听对方这么说,刘先生悬着的心终于稍微松了一点,心想等对方确认后应该会还回来。
七八分钟过去了,刘先生再次拨打范某飞的电话,不过被挂掉了,他想对方应该正在忙着查询吧。
没想到,刘先生多次拨打电话,范某飞还是挂掉,最后,竟然关机了!
刘先生感觉不对劲,赶紧报警求助,可民警回应说这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让他去找银行处理,或者去法院起诉。
刘先生找到银行,希望先冻结范某飞的那笔款,却得知,11:25转过去的钱,仅仅过了4分钟,就被人分4次转走了大部分。刘先生顿时蒙了。
找到老家 父亲也不知他在哪里
3月27日下午,刘先生多方打听,得知范某飞的老家在南平松溪县,便和朋友一起赶了过去,希望讨回这笔款。
28日下午,刘先生和朋友辗转多处,终于找到范某飞的家,接待他们的是范某飞的父亲。
得知刘先生的来意,范父却说,儿子从过完年离家后,就几乎没联系过家里,后来儿子换了号码,他也不知道儿子在哪里。对刘先生的遭遇,范父建议“还是去报案吧”。
心灰意冷的刘先生空手回到厦门,怎料祸不单行,途中把手机和身份证都丢了。
31日,想到范某飞把钱转走了,应该涉及到刑事责任,刘先生再次报警,并拿到了辖区派出所的报警回执单。
昨天下午,根据刘先生提供的范某飞和其父亲的电话,导报记者分别拨打过去,范某飞的电话还是处于关机状态,范父的回应则依旧是“找不到儿子,希望刘先生去报案”。
刘先生希望通过导报告知范某飞,这笔钱对他们一家来说都不是小数目,如果他愿意归还,自己愿意支付一笔“辛苦费”。律师说法范某飞涉嫌侵占罪
对刘先生的遭遇,福建民丰律师事务所的雷文福律师认为,如果对方收到刘先生转错的钱,属于不当得利,刘先生可以去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返还;如果对方不还,或者把款项移走,甚至挥霍掉,就涉嫌触犯了侵占罪,要负刑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