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南平老人来厦修鞋 13年只涨了一块钱
正在修鞋的黄火财
一架推车,一个工具箱,是75岁的黄火财最宝贵的“家当”。他跟着儿子从南平来厦门13年,修鞋的手艺也没落下。头十年在湖里“红楼”附近摆摊,最近的三年搬到了海沧未来橙堡小区的门口。十多年来,他的价格只涨了1元,他说:“每天能赚个三四十元,挺高兴!”
老眼昏花,每天依然工作10小时
黄火财很瘦,穿件白衬衫宽宽大大,还围着条围裙,一口牙都快掉光了。他老花眼达600度,每天晚上还要工作到9点才收摊。昨日傍晚,天渐渐黑下来,他照例戴上头灯,做好准备。
修鞋机旁躺着一块自己用废木板做的“招牌”:“天天修鞋、伞、拉链等等,上午8:30-12:00,下午2:00-晚上9:00”,还附上了家庭住址。黄火财风雨无阻,下雨时就躲在超市的屋檐下。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休息,顺便把晚饭带出来。他告诉记者:“我牙不行,晚上都吃白稀饭。”
除了牙齿,黄火财也担心起自己的眼睛,“越来越看不清”,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多久,现在连修鞋机都搬不动了,只好自己在机器的底盘上加四个轮子拖着走。
熟客很铁杆,从湖里赶到海沧找他修鞋
不是什么鞋黄火财都愿意修。昨日,记者蹲在他的小摊前不久,黄火财就拒绝了两位客人。
一位先生说鞋底磨了他要补一补,黄火财一看说:“你这鞋底凹凹凸凸,钉上一块新的很容易掉下来,别修了。”
采访时,记者发现黄火财耳朵背得厉害,扯着嗓子他才听得清楚。奇怪的是,和客人交流,他能很快明白他们想怎么修。
黄火财说,以前在湖里修鞋的熟客会跑到海沧来找他,他的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他们说我换的拉链价格和别人一样,但能用好久都不坏!”
黄火财给记者看他搜集的拉链和拉链头,他说有的是买的,有的是捡来的,“我要是看见别人丢东西,零件还好好的,就拆了捡回家。”
感叹年轻人,鞋坏了就扔不爱修
黄火财摆摊的地点在外来打工人员密集的地方,来修的鞋子都不高档。十年来,钉鞋底,换拉链,黄火财只涨了一块钱,他叹着气说,“现在的年轻人就爱换花样,穿坏了就扔,修鞋的人越来越少。”
下班高峰期,未来城堡小区门口的小摊贩越来越多,黄火财被挤到了角落,淹没在菜贩子和小吃摊当中,没有客人,他既不和别人聊天,也不愿意回家,肚子饿了,就拿出饭盒吃起晚饭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