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西海域清淤历经近三年年内将完工
范围
南起嵩屿客渡码头,北至海沧大桥,西至海沧大道,东至火烧屿、大兔屿、小兔屿到大屿连线的海域
效果
西海域水体交换能力和海水水质将大大提高;清淤范围内航道将达到7米深,宽度达到60米;将变成红树林湿地生态公园和白鹭自然保护区相映成趣的生态型海湾
昨日上午,雨后的阳光刺透云层,洒在波光粼粼的厦门西海域海面上,来回穿梭的大型货轮、邮轮中,几艘“娇小”的清淤船正在紧张作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西海域清淤工程今年年内就将圆满地画上句号。
在工程人员的施工方案中,西海域清淤工程的全称是“海沧湾嵩屿码头至海沧大桥岸线及岛屿整治工程”。
相关资料显示,从2010年7月份开始启动的该工程范围南起嵩屿客渡码头,北至海沧大桥,西至海沧大道,东至火烧屿、大兔屿、小兔屿到大屿连线的海域,整个工程包括海域清淤、岸线利用、岛屿开发及红树林修复等。
根据计划,这里海域整治面积约6.66平方公里,清淤面积超过4平方公里,总清淤量约2500万立方米。目前,工程已步入最后的收尾阶段。今年年内,西海域将净增纳潮量1000多万方,其水体交换能力和海水水质也将大大提高。
清除了数目如此庞大的淤泥,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也因此提速。工程人员昨日介绍说,几个月后,清淤范围内5645米的航道将达到7米深,宽度达到60米。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将在西海域设立专门的游艇活动区,该区域的水深也将达到4.24米至6米。
不仅如此,完成整治后的西海域,还将变成“红树林湿地生态公园和白鹭自然保护区相映成趣的生态型海湾”。在此次大规模整治过程中,提供给白鹭栖息的大屿岛约33.7万平方米的滩涂及此前的5公顷红树林将全部保留。而选址在海沧大桥桥下沿岸的红树林生态公园,近期也在加紧施工。
历经近三年,即将完工的西海域清淤工程,将为市委、市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增添崭新成果。把目光投向全厦门海域,从2008年底至今,我市累计完成清淤约1.05亿方——这一数字,占到总清淤任务的一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