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大桥计划月底大规模翻修 交警部门正在制订交通方案
海沧大桥将进行建成以来最大的一次翻修,初步计划于3月2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3个月左右,目前已完成招投标。
记者从路桥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大桥翻修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已经报市交警部门批复。今天上午,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他们正在对方案进行调整,以保证大桥翻修期间,市民们能方便出行。
路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人员说,翻修方案目前无变动。按照此前的计划,将对大桥桥面、缆索、钢箱梁等各个系统进行全面检修。
相关人员说,由于桥面沥青服务年限已到,这次大约有3万平方米的桥面需要翻修。桥面将换上新型改性沥青,厚度大约7.5厘米左右,这更能适应海沧大桥柔性结构变形要求,既保证沥青的疲劳强度,又可以防水,还能防止沥青本身受水后小石子散开,以免水渗入到桥体钢板与沥青粘接层后,重型车辆经过时,粘接层因受水粘不牢而出现推移,进而使桥面受损。此外,在桥身钢箱梁钢板与沥青之间的环氧树脂粘剂上,再多加一层砂胶层,可以起到保护环氧树脂和提高粘贴度的双重作用,提高行车舒适度。
探因
大桥为何要翻修?
桥面经常出现水坑
近几年来,海沧市民陈先生上下班都得经过海沧大桥,他发现,下雨时,桥面经常会出现不少大水坑。
路桥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解释,海沧大桥是钢箱梁结构的桥梁,沥青是铺装在钢板上的,钢板非常光滑,时间一长,沥青无法完全“咬合”在钢板上,大车经常碾压,实际通行量又是设计通行量的两倍,因此,桥面较容易出现沥青推移现象,造成破损。
工作人员说,桥面的坑,是大桥钢板上的沥青层问题,沥青下面才是大桥的整体钢箱梁结构,表面的破损对大桥整体安全没有影响。雨天出现的水坑,主要是由于原先铺设的桥面沥青服务年限已到,有的老化脱落,碾压后,一碰到雨天就很难像白天那样粘回去,小石子散出,就形成水坑。
四桥一隧中,“负担”最重
按国家标准,大桥的健康状况可分为五类,一类桥为新桥,五类桥为危桥。2011年的检测结果显示,海沧大桥被评估为二类桥,即“较好”水平。
海沧大桥的设计通行量为每天5万辆(双向),而实际上,海沧大桥的通行量已经达到每天14万辆。通行量大,以及每天大量大货车的碾压,加上频繁的堵车,加重了大桥的负担。
路桥工作人员说,海沧大桥是厦门四桥一隧中“负担”最重的,桥面受损较为严重,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新一轮的翻修。
小资料
海沧大桥
海沧大桥全长6419米,其中跨海主桥为亚洲第一座、世界第二座三跨连续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
大桥于1996年12月18日开工,1999年12月30日建成通车,工程决算20.93亿元。
其“三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成套创新技术”,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国内外悬索桥技术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链接
前两次翻修回顾
1999年12月30日,海沧大桥建成通车,使用一年后,桥面就出现沥青推移现象,2002年,海沧大桥进行建成后的第一次翻修,当时对9000平方米桥面进行翻修试验,效果不错。
2005年,又进行了第二次翻修。在此次翻修中,路桥公司与桥面铺装的设计单位对钢桥面铺装技术又进行了优化。主要是将钢板原本光滑的表面,过渡成粗糙的平面,并采用合适的沥青铺设,以达到效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