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金山养老院未开张已“爆满” 400多名老人仅250个床位

2013-01-09 14:36 来源:厦门网 0

【记者调查】

  拥有250张床位的金山养老院还没开张,已有400多位老人报名。全市凡是条件较好的民办养老院,无不达到“一床难求”的程度。

【部门回应】

  市、区五个福利中心投入使用后,将可在今后较长时期内满足厦门城市发展对社会困难弱势群体的救助安置工作需要。

【微提案】

加快构建
全覆盖养老体系

先来看一组最新的数据:

  截至目前,全市188万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比去年增加1万,达到26.1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3.9%,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4.16万人,占老年人的15.9%,比全国高出了近6个百分点;

  我市老年人的预期寿命为78岁,比全国平均预期寿命高出5岁;

  全市城乡空巢老人约占全部老人的50%,其中丧偶独居的老年人占空巢老人的33%。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厦门“老龄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后10年到20年,我市的老龄化还将步入加速发展阶段,养老资源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在本报热线968820和官方微博“@厦门日报968820”持续向市民公开征集的两会“微建议”、“微提案”中,如何加快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养老体系,成为市民非常关注的问题。

【微现场】

未开张已有400多人报名

  看着三五成群的老人进进出出,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眼前这个枋湖东路133号的院子里,“隐藏”着什么风景名胜。其实,“藏”在院子里的,是上个月28日刚刚开张的金山养老院。

  开张之前,这家拥有250张床位的养老院就已经接到超过400位本市户口老人的登记报名,而在开张之后一周的时间内,又相继接到了60多人报名,这还不算那些犹如“旅行团”成批前来咨询探风的人数。

  金山养老院的火爆需求,固然有其隶属于市社会福利中心的“公办”优势,不过放眼全市,凡是条件较好的民办养老院,无不达到“一床难求”的程度。

  金山养老院洪院长告诉记者,养老院如今面对的,除了养老人群“数量”上的增长,还有“质量”上的更高要求。

  “随着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现在的养老已经不是‘吃饱穿暖护理好’就可以了,精神上的护理也变得非常重要。”洪院长告诉记者,“这就意味着,不仅要从硬件上解决‘一床难求’,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也成了非常关键的问题。”

【微建议】

落实好一系列扶持措施

  市人大常委、民进厦门市委副主委吴丽冰表示,厦门户籍人口中,老年人已占总数的13.9%,再算上非户籍人口,老年人数量更可观,厦门“老龄化”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政府部门对此有很多要做的事,比如,让养老服务适应需求。目前我市养老机构数量不及40家,床位5700多张,不论是机构数量还是床位数量,都已远远不能匹配于当下的需求,更别说未来老龄化还将加速发展。”吴丽冰告诉记者,近来,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养老扶持措施,比如解决养老院经营场所问题的“公建民营”模式和解决社会养老院成本高利润薄问题的“民办公助”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很好的尝试,我建议要加大落实力度,只要合适,就大力推广,不局限于当前‘一区一家’的尝试。”

【微访谈】

各区都将有
一所社会福利中心

  针对公办养老机构床位紧张的现状,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按照规划,我市各区都将设有一所社会福利中心,截至目前,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继去年6月,位于海达南路的海沧区社会福利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后,上个月,我市又有两个社会福利中心项目投入使用,分别是集美区社会福利中心和金山养老院(又称市第二福利院)。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翔安区和同安区的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正在推进中,预计明年10月份前可先后投用。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市、区五个福利中心投入使用后,将提供公办福利床位2328张(其中儿童床位800张、老人床位1528张),将可在今后较长时期内满足厦门城市发展对社会困难弱势群体的救助安置工作需要。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民建厦门市委员会建议 三地汇兑实行同城化免费
下一条:2013年考驾照新规定考试通过率低 新题型你会吗?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