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站台试点排队 正进行小范围测试(图)
地点排队,BRT站台设置了隔离栏。
测试情况
【问题】
站台本就狭窄,设置隔离线加剧了高峰期的拥挤
【好处】
有了隔离线和工作人员的引导,乘客可以顺利下车,不用再担心有人提前往上挤
20日16时30分,BRT文灶站的人流开始多了起来,四名志愿者出现在上行电梯,红帽、红旗、红喇叭,是他们的标准装配。这是公交排队模式走出软件园,成功试点10个公交站后,首次转战BRT进行排队测试。作为推动市内公共交通文明的“排头兵”,志愿者王蓉虽有大把成功经验可以复制,可面对BRT,她还是流露出大把忧虑。
难度不小
站台太窄客流太多
“下午的测试,用隔离线把站台区分出内外两区,内区让乘客下车出站台,外区则引导乘客排队候车、上车。在每个安全门前都有专人引导,让运行起来更顺畅。针对可能造成乘客的不适应,之前在微博上也向公众对这次测试做了公布。”BRT场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推行排队上下车,他们也尝试过多种引导措施。但BRT客流量目前每日平均在26万人次以上,站台客流压力较大,虽有人员专门值守引导,但要真正践行排队,还得依靠市民自觉。
虽然预先发布了测试信息,现场也特地安排了5名工作人员引导,但20日下午的BRT文灶站,并没有想象中井然有序。“本来路就不宽,这不是添堵么。”有乘客对蓝色隔离线很是抗拒。“是啊,这样一排队不是要排很长,更堵了。”也有人对现场分流方式不满。
“来之前我们就设想过可能遇到困难,大家一开始不适应也是正常的。”王蓉表示,当务之急,是想出科学合理的引导方式,慢慢让市民形成习惯。
征求建议
形成风气需要市民配合
“在之前,BRT的4个起始站已经有开始实行排队上车,但中间的站点由于客流压力的原因,实行起来比较困难。本次的测试,也是力求通过测试实践,找出行之有效的排队办法,所以特意邀请了志愿者代表、公交排队的大力倡导者王蓉参加,希望她能想到新办法,让BRT的站台更有序,更安全。”BRT场站公司的工作人员强调,在排队问题上,BRT管理方也在慢慢地尝试和努力,但仍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特别需要市民配合。
王蓉说,BRT站台过窄,且几乎没有隔离设施,排除黄色禁入区域,行过道宽度更仅余不足1米,在人多的时候极容易形成拥堵。
不过,让王蓉聊以安慰的,是整个试点过程还是有成功的地方。“下的人有尊严了,在工作人员和隔离线的引导下,要下车的人可以顺利下车,不再担心有人提前往上挤。”不过,要让BRT站点真正形成排队风气,目前看来仍是个艰巨的工程。王蓉希望,有更多市民关注这个问题,贡献行之有效的意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