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门发布年底反扒提醒 演示扒手扒窃伎俩
小偷“常规武器”带套镊子、圆珠笔、雨伞、双肩包……
民警演示扒手扒窃伎俩
一支圆珠笔,能轻松打开严实的拉链;一把指甲大小的刀片,能给挎包做一个“外科手术”;一把套上塑胶的镊子,口袋里的“苹果”手机,几乎唾手可得……
年底岁末,扒手纷纷进入“抢年季”,近日,市公安局水陆交通公安分局发布反扒预警,反扒民警通过展示各种扒手武器,教市民防扒高招。
反扒预警
开店的人,都懂这么一个道理:人多的地方,生意才会好。扒手们也不例外——人多的地方,下手机会大。水陆交通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加大对案件多发时段、区域的反扒力度,有针对性开展一线反扒执勤,11月以来共抓获扒窃嫌疑人23人,为群众追回被盗手机11部、钱包8个。同时,厦门警方通过对近期扒窃案件进行分析,发布以下最新厦门反扒预警:
(一)主要发案时间:8时-11时许,13时-14时许,17时-22时许。
(二)主要发案线路:岛内:39路、23路、25路、44路、21路、27路、94路、109路、127路等;岛外:658路、657路、840路、954路、950路、954路、931路等。
(三)被侵害对象:男性占20%,女性占80%。
(四)被盗财物:手机占47.5%,钱包占45%,其他占7.5%。
扒窃武器
兵法上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同样,知道扒手们在哪里作案,还要知道他们怎么作案。
带套镊子
攻击力:★★★★★
一个星期前,软件园二期公交车站附近,两名扒手,一人背双肩包作掩护,另一人从袖子掏出一把内侧套有橡胶的镊子,不到一秒钟时间,从一名女乘客口袋,“钓”出一部“苹果”手机。
武器特点:不少手机等,外壳光滑,而镊子头内侧套有橡胶,防滑性能大大增强。
防范支招:手机、钱包等财物,不能放在外衣浅口袋。特别是女性,最好放在挎包等地方。
普通圆珠笔
攻击力:★★★★
不久前,在网上流传着这么一种扒手手法:相比带套镊子,扒手的作案工具,是一支平时写字用的圆珠笔,只要稍微撬开拉链,整个挎包就像被做了“外科手术”,里里外外被打开。
武器特点:反扒民警介绍,这种扒窃手法,早在几年前,也曾在厦门出现,除了圆珠笔,还有铁钉等尖锐物。此种神器特点是,隐蔽性强。因为,笔、铁钉,没人会怀疑它还能扒窃。
防范支招:市民背着挎包或者双肩包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最好把包放在胸前或者提在手上,以确保全部拉链在视线范围内。
雨伞双肩包
攻击力:★★★★
下雨天,雨伞是扒手们的最爱,作为遮挡物,恰到好处,毕竟市民们,也大都拿着雨伞。在大太阳天,背着一个双肩包像游客,没人会怀疑是扒手,手法和雨伞的一样,都是用于遮挡受害人或者周围人的视线。
此外,冬天时,拿在手上的大衣,甚至一张随手拿来的小广告纸,在扒手看来,都可以变化成扒窃武器。
综合武器特点:将有形化成无形,隐蔽性强;
防范支招:对于这些综合武器,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财物不外露。在乘坐公交车、购物时,最好将零钱和大钞分离。“防扒,最好的办法,就是不遭贼惦记。”
警惕各种突发异常遇到扒窃关门报警
此外,除了各种扒窃武器,反扒民警还提醒,对于公交车上等突发异常,一定要保持警惕。有人在车上掉打火机、硬币,或者有美女主动“献殷勤”,这些不一定是天上掉馅饼或者遇上桃花运,很可能是扒手的钓饵或美人计。这些计谋,主要是要引开众人注意力,给扒窃创造机会。
反扒民警最后说,一旦在公交车上遇到扒窃,一定要保持冷静,叫公交车司机关门,然后拨打110报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