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形"标线车道白天直行夜间左转
厦禾路与后江埭路交叉口已画上可变导向车道标线。
近日,有细心的市民发现,马路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标志线:在直线内侧加了一排斜杠,像“锯齿”。原来,这是可变导向车道标线,有这个标线的车道白天禁左直行,夜间即为左转专用道。据记者了解,目前还未发现我省其他城市使用可变车道标线。
这样的“锯齿形”标线,画在道路最左侧车道内侧。昨天下午,记者在厦禾路、金尚路和湖滨南路几个路口,看到了这样的标线,这种标线总长将近30米,车道内没有导向箭头。对马路上的这个新鲜标线,很多司机都说不认识。
记者从市交警支队设施处了解到,这叫“可变导向车道”,在禁左时段为直行车道,解除禁左时段,则为左转专用车道。交警部门计划两天内,在全市39个路口、82条车道画上“可变导向车道标线”,让司机更直观地按道行驶。
据了解,今年5月13日晚上10点开始,全市共有39个禁止左转的路口,每天晚上开放左转,解禁时段为晚上10点至次日早上7点。这为夜间出行的司机减少了绕行时间。“之前,这些路口的道路都没有标明专用的左转车道。”市交警支队设施处孙处长说,单单画直行箭头、左转箭头或者直行加左转箭头的标志,或者不画标志标线,对交通引导来说都是不准确的,因此设置可变导向车道标线是最佳选择。
孙处长说,可变导向车道标线与可变的车道行驶方向标志配合使用,进入可变导向车道的车辆,应按车道行驶方向标志显示的指向行驶。
功能介绍
有效解决交通“潮汐”
可变车道就是能根据交通流量更改指示方向的车道,主要针对部分高峰时段车流集中但车道偏少,或者早晚高峰时段来回车流量有明显差异的路段。
可变导向车道主要设置在交叉口,可依据不同时段车辆流量流向的特点,对流向进行灵活调控,变换车道的行驶方向,缓解交通压力,尤其适用于需要采取时间性交通管理措施的交叉口。可变车道的目的是解决“潮汐”现象比较严重的路口车辆流向,在交通导流改造中采取可变车道的方式进行交通组织。
特别提醒
直行车道左转将受罚
市民陈先生说,以前没有专用的左转车道,最左侧车道也没有明确的标线。有一次夜间,前面的司机走的是直行车道,到路口时却左转了,陈先生跟着左转,结果吃了罚单。他说,现在有了画明标线的专用左转车道,以后就不会再占用直行车道左转了。
市交警支队提醒司机,左转车辆禁止行驶在直行车道上,如果被监控抓拍到将按“不按车道行驶”处罚。画了可变导向车道,司机可以直观地看车道行驶。夜间10点后,在解禁的路口要左转的,请提前进入左转车道,以免到路口时在直行车道上左转。
他山之石
上海多设指示牌
提醒司机及时变道
目前网上搜索到最早使用可变车道的是杭州。2005年,杭州开始画设可变车道,但实行3年后仍有不少司机走错道。上海、杭州、青岛、南京等城市,均已推广可变车道。
2006年,北京在望京桥北口、牛街西口试行可变车道。此后,可变车道在北京一直停步不前。据相关职能部门透露,主要原因在于担心加大违章和肇事几率。京城司机习惯于凭记忆或盯着路面标线开车,一旦误入可变车道,极易违章退出、加塞并线,既易肇事又加剧拥堵。
上海启用可变车道时,也曾有与北京相同的担忧,但通过设置多个可变交通指示牌,反复提示驾驶员及时调整车道,以及路面标线注明“可变车道”字样、预警提示牌提醒“前方车道可变”等手段,有效解决了司机不习惯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司机的驾车习惯在于培养,“用交通标志提前预告,再加上隔离墩等物理隔离手段,司机就不会走错车道”。
设可变导向车道的路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