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因长了“肉葫芦”腹痛 却误以为是胎动
2012-12-12 16:24 来源:厦门网
0
昨日,记者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了解到,一名分娩12天的产妇,胆总管里长出一个直径13厘米的“葫芦状”的囊肿。近日,该名产妇做了腹腔镜囊肿切除胆肠吻合手术,目前恢复良好,今日出院。
31岁的冯女士怀孕七个月时觉得腹痛异常,开始以为是宝宝在踢自己,后来疼痛越来越频繁。在医院检查,发现胆总管内长了个直径5厘米的囊肿。囊肿一天天长大,怀孕37周时,长到了13厘米,所幸孩子发育健康。医生提醒,囊肿太大,随时可能溃破出血,而且病人全身重度黄染,存在生命危险,建议剖宫产子。
肝胆外科李岗山博士介绍,胆总管囊肿会发生癌变,一旦发现要及时切除。手术采用腹腔镜微创摘除囊肿,并且重建胆道引流,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风险低,术后效果好。第二天,患者能够喝水,甚至进流食,不像传统手术需要放置胃管,等患者肠道通畅后才能进食。
李岗山介绍,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多见于女性,有儿童型和成人型两种。成人型平时并不能被察觉,患者怀孕后挤压会有腹痛,出现皮肤发黄,甚至囊肿内出血等症状,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长期的胆总管囊肿容易导致胆道梗阻,引发肝损伤。中山医院肝胆外科最小的胆总管囊肿手术患者是一名出生仅50天的女婴,出生时全身黄染,手术时已经发生肝硬化,好在手术及时,才保住性命,现在已经7岁,发育良好,未发现任何并发症及后遗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