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台货物滚装航线首次运载大型设备(图)

厦门日报   2017-09-22 16:09

­  昨日,中远之星从台中运来的大型设备抵达邮轮中心码头。

­  一批超高、超宽、超重的大型设备,9月20日晚从台中装上“中远之星”轮,21日一早抵达厦门国际邮轮中心码头,快速通关后,经陆运将于今日下午抵达江西吉安。首次承担大型设备运输业务,就有这样的效率,货主感叹:“真是空运的效率,海运的价格!”

­  正是看到“中远之星”轮运营背后的巨大市场潜力,厦、台两地业者近几年来加强合作,积极拓展航线服务能力,昨日运载的这批大型设备,是“中远之星”轮首次承担此类业务。揽货方、厦门裕高运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钱启新昨日表示,之前两岸间运输此类设备,都是经周边港口的传统海运航线操作,“但相比于传统的10天-15天的运输时间,经厦台滚装航线从台中到江西吉安‘门到门’仅需2天-3天的时间,运价也很实惠,是一种极大的创新,最终引来货主垂青。”钱启新说。

­  记者了解到,这套大型设备是一条高科技生产线,被拆分成227个集装箱,分6批次-8批次陆续从台中运到厦门。由于设备超高、超宽、超重,很多部件需要特种箱才能运输,厦门港务集团和平公司根据船舶、码头、堆场条件,优化装卸工艺和操作流程,厦门口岸关检单位也采用创新举措,提高通关效率。在关检单位和码头、船东的共同努力下,确保了货物运输的高效、顺畅。

­  【背景】

­  两岸海上滚装航线运量节节攀升

­  “中远之星”轮自2009年起经营两岸海上客货滚装航线,依靠准班、准点、高时效性、高性价比,已经发展成为两岸间极具特色的海运通道,特别适合附加值高、时效要求高的货种,逐渐成为一条“两岸品牌航线”,是厦门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

­  “中远之星”轮船东、厦门闽台轮渡有限公司介绍,该轮全长186米,宽25.5米,总吨位26847吨,可搭载旅客683名,由于设施完善,“夕发朝至”,来往于厦门、台中、基隆,被两岸旅客称为“小邮轮”,而事实上,该轮的最大优势在于可容纳256个标准集装箱和150辆汽车,因此,其货物快运的属性也受到广泛关注。

­  近两年来,“中远之星”轮执行的厦台海上客货滚装航线运量节节攀升,今年将首次突破一万标箱,为活鲜、水果、电子产品、汽车、大型设备等货物提供了“定制”服务。对于后续运作,各方认为,依托厦门港“海丝”区位优势以及中欧班列运作,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厦门港有望成为国际一流的中转枢纽港,业务发展前景广阔。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厦门市民文化汇启动
  • 厦门:紧盯目标 加力推进 确保全面完成城中
  • 2025年闽宁美酒美食嘉年华启动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