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四川6旬孝子携百岁老母逛厦门 妻子写日记记录旅途点滴

2012-11-16 08:49 来源:厦门网 0

  不要总说有钱了再尽孝,要趁母亲健在的时候,带她多出去走走。

  隔着车窗,百岁老人余中秀一脸兴奋,远眺数百米外的鼓浪屿。她62岁的儿子陈录雪忙着整理行装,不时回头看看母亲,一脸牵挂……

  昨日,因带百岁老母周游全国被网友称为“最感人孝子”的陈录雪来到厦门,感受厦门的魅力和厦门人的热情。本报记者采访了这对母子,听他们讲述旅程中的点点滴滴,体会陈录雪的一片孝心。

看到鼓浪屿
母亲笑得很开心

  昨日下午五点,记者在轮渡附近见到了陈录雪和他改装的“房车”。

  这辆车很特别,车顶上放着帐篷,后备厢里装着锅碗瓢盆,还有一台轮椅绑在车后。由于海风大,担心母亲受凉,陈录雪劝站在海边的母亲回到副驾驶座。隔着车窗,老人远眺数百米外的鼓浪屿,一脸兴奋。

  “母亲说,鼓浪屿和电视上播的一样,很美。”陈录雪告诉记者,昨天下午三点多,他们一行三人坐着“房车”从广州来厦。早就听说厦门最出名的就是鼓浪屿,因此他按照地图,把车开到了鹭江道。到了鹭江道后,一家人就迫不及待地下车眺望鼓浪屿。

  “很开心,很高兴。”百岁老人听力不太好,她浓厚的四川话更多是通过儿子来转述,不过这两句话,老人说得很清晰,笑得很开心。

妻子写日记
记录旅途中点滴

  “不要总说有钱了再尽孝,要趁母亲健在的时候,带她多出去走走。”陈录雪总是这样说,在他的名片上,写着这样一行字:“再穷也要孝父母。”

  陈录雪说,母亲百岁高龄,早年父亲早逝,她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整个家庭,一生劳碌,节衣缩食将他们兄妹四人拉扯大,很不容易。

  带着百岁老母周游全国,陈录雪的妻子谭女士原本并不赞同,除了担心老人的身体吃不消,经济方面也有顾虑,毕竟之前家里盖房子还欠下不少债务。不过,一路走下来,她说自己终身难忘。“在旅途中,一家人有了更多的沟通机会,让我重新认识了家庭的重要性。一路上还结识了很多朋友和爱心人士,收获了快乐和友谊。”谭女士说。

  记者发现,谭女士随身带着一本黑色笔记本。她告诉记者,这是她的日记本,里面记录了旅途中发生的故事,包括和丈夫之间因为意见不一致拌嘴等,不过这些,她只写在日记本里,没告诉老人。“这可是我的小秘密,大家都不许看!”谭女士“神秘”地说。

在厦玩几天
爱心人士要带路

  陈录雪说,第一次远行,是因为母亲的一句“想去看看大海”。那次,他们一家三口从四川广安的老家出发,先后走过西藏、雅安、泸定桥等,最终到达北海。

  “进入西藏时,我们担心母亲会有高原反应,没想到看到雪山时,母亲笑得脸上全是皱纹。”说到这里,陈录雪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来厦门之前,陈录雪一家人并没有做什么准备工作,只听说厦门很美,最熟悉的景点就是鼓浪屿。

  陈录雪告诉记者,刚到鹭江道时,他们遇上了两位从外地骑自行车来的驴友。其中一个葡萄牙小伙从外蒙古骑车一路来到厦门。葡萄牙小伙十分热情地同陈录雪母亲合影。老人家看到洋人也十分好奇,尤其是对他长长的胡子很感兴趣,还不停地问小伙子多大了。

  陈录雪说,他们一路上认识很多驴友,收获了很多友谊。他们在厦门遇上一位姓刘的爱心人士。这位爱心人士说愿意带陈录雪一家人逛鼓浪屿,他来做免费导游,保证让他们一家玩得开心。

  陈录雪说,厦门美,厦门人也很有人情味。走之前,他一定要买一份《厦门日报》当作纪念。

家庭名片

  母亲余中秀:生于1913年,丈夫早逝,独自将四个孩子拉扯大。

  儿子陈录雪:62岁,四川广安某单位退休员工,每月两三千元的退休工资是家里主要经济来源。

  儿媳谭女士:全职主妇,和丈夫有两个儿子,一个还在上大学。

为让老母坐得舒服
费尽心思改装房车

  “母亲在乡村长年累月劳碌,腰椎积下毛病,无法长时间坐车,所以我费尽周折改装车,希望母亲坐得舒服些。”陈录雪向记者介绍了这辆不平凡的车。

花费五万多

  为方便带老母周游全国,陈录雪在2007年初花3万多元买下一辆二手车,前后改了几十次,再加上准备旅行工具,花去5万多元,才拼装成“房车”。

功能很齐全

  它的副驾驶座和右侧后座打通,组成一个单人床;尾厢顶部改成“小板房”,车顶加贮水层,还可以堆放旅行帐篷等。车顶标明“100岁母亲游全国”,车身也有孝心标志。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杏南中学推出《杏南style》 取消课间操改跳骑马舞
下一条:厦门商品房竣工面积前10月同比下降两成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