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蜗牛入侵厦门一小区 市民遇见切莫触摸(图)

闽南网   2016-11-22 20:49

  闽南网11月22日讯(闽南网记者 袁静静 陈燕燕)昨日,有市民反映所居住的小区内(东渡路都市港湾),少说也有几百只非洲蜗牛。该市民称,一到下雨,脚根本无法下地。

  一只只蜗牛,壳较狭窄、呈锥形、上有棕褐和黄色条纹。今日正值雨天,闽南网记者来到东渡路都市港湾小区,看到在小区内的木栈道上、边上的草地上、墙壁上零零落落爬着几只蜗牛,还有几只被行人踩碎在地上……

IMG_20161122_112447.jpg

蜗牛吸附在花坛上

  “我孙子看到就想养”,小区里的一位老人说,小区的蜗牛,两三年就有了,蜗牛从潮湿的地方跑出来,晴天看不到,有公的,有母的,有大的,有小的,平日不让小孩捡。

  “下雨了,蜗牛就会出来,这个正常,说明小区内的生态环境做得不错”,居住在小区内的一位女士告诉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居民表示习以为常,称不影响生活。

IMG_20161122_112737.jpg

被踩碎的蜗牛

  记者从厦门市农业局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在都市港湾小区内看到最大有半个拳头大的“蜗牛”属外来入侵物种,名叫非洲大蜗牛。此前作为经济物种引进国内,散逸野外后,由于繁殖能力极强,野外数量越来越多。

  据介绍,该蜗牛喜欢在下雨天及夜间出没,属于杂食性动物,以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为食,可危害500多种作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同伴尸体,甚至啃食和消化水泥,对自然环境危害很大。

  非洲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厦门市农业局的工作人员提醒,不要随便触摸,也不要误食。此外,工作人员也不建议人工饲养,若饲养非洲大蜗牛,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免蜗牛身上的寄生虫侵入人体。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一箱到底”省钱省时 首趟丝路海运“一箱
  • 第二十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在厦门开幕
  • 由厦大师生自主研发 厦大翔安校区启用无人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