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尾避风坞景观改造提升设计拟定稿方案出炉
闽南网11月3日讯 昨日,厦门思明区厦港街道公布了沙坡尾避风坞景观改造提升设计拟定稿方案。按照方案,沙坡尾将增设木栈道,重建接官亭,设游客中心,建疍民博物馆。
据了解,待最后一次征集群众意见后,最新方案将正式付诸实施。如果您对沙坡尾避风坞的改造提升方案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发至厦港街道相关负责人邮箱1941991574@。
在硬件提升方面,由于原本3米宽的避风坞岸线走道过于狭窄,方案将走道拓宽了2.4米,增设木栈道,局部增设0.8米的平台和栏杆。此外,在水动力较差、靠渔监局一侧的水域增设观景休闲平台,将原有的围墙进行景观文化提升,注入厦港文化,鼓动市民参与,提供老照片,进行文化展示。
避风坞内侧沿线路面修缮以“留住乡愁”为主线,包括朝宗宫古戏台改造、接官亭重建、坞界界碑还原和渔船铁圈拉环保护等。对于沿岸建筑群的改造,也将拆除违建、统一栏杆、修复墙面,从而扮亮老厝,凸显复古味。
据悉,接官亭是古代用来迎送厦门外出官员的地方,在沙坡尾避风坞曾经屹立着一座接官亭。此次重建接官亭对于闽台海上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避风坞公共部分的改造外,环避风坞内侧房屋也将进行“修旧如旧”的修复。改造的内容涉及建筑的屋顶、雨棚、外墙、阳台、窗户等。改造的总思路是,亮出避风坞的闽南古厝,还原渔港的复古味,同时增加闽南传统建筑的造型,既保护了原有建筑功能,又留出了空间。
大学路34-36号建筑还将打造成沙坡尾游客服务中心、小型的疍民博物馆,目前厦港街道正在邀请设计公司进行概念设计。
岸线改造效果图
接官亭效果图
□市民声音
规划交通和停车问题
网友“拔剑四顾”:恢复渔业景观,重现船家渔火,把演武大桥沙坡尾出口段抬高,让渔船进出顺畅是最最关键的;其次,交通和停车问题要统筹规划,海西天玺一启用,这里将水泄不通,再加上沙坡尾成旅游景点,连接厦大、南普陀,将超级堵。
网友“蓝蛮之”:可以提升文艺气息,比如在路边搞小型美术展等,但不要都往商业化路线走。
网友“Andkynuo”:希望能保留老厦门的味道。(海都记者 兰京)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