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法:坚持竹器老手艺 传承老街“古早风”

泉州晚报   2017-09-08 10:08

  走进菜行街1号的这家竹器老店,只见各种样式的金黄色竹篮子层叠堆积起来,几乎将整个店面铺满。在平常的日子里,店主王万法会在这不大的店角,摆上一把藤椅,泡杯茶,或读读报纸,或起身整理一下店铺,做一桩买卖,不紧不慢地经营自家的竹器老店。

  王万法告诉记者,这家竹器店他已经营了32年之久,在这之前,店面由祖父传承下来作为住房所用,并无商业经营。改革开放后,他进入洛阳当地的竹器社当竹匠,而后学得一身技艺的他便经营起竹器店,这才与竹器结下了半辈子缘分。“竹器制作是个辛苦活,最开始我自己制作竹器卖,随着年岁渐长,就找别的手工艺人订货,但我会严格把关质量。”他说。

  30多年来,周边经营的店铺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王万法的竹器店还是坚持着开店以来的风格,虽连简单的装潢都没有,但却散发着古早怀旧的气息。

销售种类多样 手工上漆上色

  据王万法介绍,在他的店里,有各式十来种不同的竹器。古早时,竹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今市面上竹器制品渐渐被塑料制品所代替,种类越来越少。“别看店里挤,和10年前相比,竹器的种类已是减少了很多,许多用竹器制作的农具诸如鸡笼、簸箕等都已经不再售卖。”

  记者看到,其中的一些竹篮子既熟悉又陌生,有口径大的,有口径小的,虽然经常接触,但却叫不出名字。“你看,这种用于庙里祭祀神明,叫神篮,尺寸宽且较为粗糙的叫矮篮,多为装米或装地瓜用,婚嫁或者分家入厝等则大多用科篮和广篮,其中科篮的这种编法是我们洛阳的当地特色,据说是上世纪60年代所设计的一种编法。”王万法耐心地为记者介绍。他表示,除了科篮,现在大部分的竹器品都是从泉州其他地方定制运送过来,价格在150元到550元不等,而他则主要负责为这些篮子进行“上妆”,即涂清油漆,并画上寓意吉祥的彩绘。

  农历八月后竹器销售才步入旺季,因此一些刚到货的竹篮子,王万法并不急于上漆,但在记者的请求下,热情的王万法还是亲自展示了他的老手艺。“涂清漆防虫蛀,之后用红绿色颜料画上芙蓉花并写上福或喜字,再用黑笔勾勒线条,寓意辟污驱邪。”王万法说,一般的竹篮要花一天时间完成上漆上色工序,但神篮则要延长至三天半。每完成一个竹篮,他还要用毛笔注明干支年份。

多年坚持“实在价” 邻里街坊顾客多

  对于泉州人来说,记忆片段中必定有属于自己家里的一担竹编篮,这种无法“断舍离”的古早风,也成了王万法将竹器坚持卖下去的一个理由。

  如今,王万法的店铺卖的竹器品种有所减少,但好在老一辈泉州人对传统的坚持,常用竹篮的销量并没有出现明显下滑的迹象。顾客里有不少是洛阳当地的邻里街坊,也有听闻好口碑,从莆田、厦门远道而来“寻宝”的人,这让一直以来坚持“实在价”的他倍感欣慰。

  “竹器制作是个体力活,也是一项细致的工艺活,年轻人没有兴趣学习制作,但是作为经营者的我,只要活下去一天,店铺就会坚持开下去。”对于如今闲适的生活,豁达的王万法很知足,他表示,竹器是一种文化特色,他希望这种特色能够在洛阳古街延续保存下来。

核 心 提 示

  在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古街和菜行街交错的十字路口处,有一家经营了32年的竹器店。这家老店虽然简陋,但售卖的竹器却传统风味十足,种类齐全,价格实在。店主是一位叫王万法的65岁老人,他所卖的竹器主要用于嫁娶入厝、敬天公敬佛等。竹器被赋予了吉祥、福气的寓意,因此,在老一辈看来,王万法的店,不仅是一家卖竹器的店铺,也是一家弥漫着古早风味的情怀老店。

  □本报记者 吴志勇 黄雅珊 文/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清粉”情
  • 花包:比脸大的闽式糕点
  • 传承创新之火 点亮非遗之光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