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春节习俗:腊月十六日尾牙节吃润饼
2014-01-26 15:39 来源:闽南网
0
尾牙
腊八之后的重要节日是腊月十六日,即“尾牙节”。如今,“尾牙”是越来越热闹了。当然,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尾牙”原来称为“尾迓”。“迓”有迎接之意,在民间习俗中,祭祀土地公的仪式叫作“做迓”。
在农历每月的初二、十六,商家都是要“做迓”祭拜土地公的。相传,农历的二月二日是土地公生日,闽南一带的商家都要在这天举行祭祀土地公活动,因为这一天的祭祀是一年里第一次的“做迓”,所以称为“头迓”,而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是一年中的最后一次“做迓”,故称为“尾迓”。
商家祭拜土地公的仪式后来在民间传播开来,而且还附上了传说的新内容。据说,以前在二月初二土地公诞辰日办好祭拜仪式之后,老板即会请雇工们吃饭,表示已决定在这一年聘用他们做事,而到了十二月十六日,是一年内最后一次祭拜土地公,老板仍然会宴请雇工们,以犒赏他们过去一整年的辛劳,或许是老板在这一年最后请雇工吃饭,所以,称为“吃尾牙”(闽南语之意是:尾牙节聚在一起吃饭)
吃润饼
尾牙节对于那些商家老板来说是一年活动的尾声,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则似乎是春节节日时光正式开始了。腊月十六日,闽南一带的民众要过“尾牙”,要烧香祭拜“福德正神”(土地公),以前还要在门前设长凳,供上五味碗,烧经衣、银纸,以祭拜“地基主”(对房屋地基神的崇拜)。按传统习俗,全家人都要围聚在一起“吃尾牙”。
特别是吃很有闽南特色的“润饼”、“刈包”等。“润饼”是将多种原料包在一起的嫩脆甜润可口的食物,外面用饼皮卷包着,里面有笋丝、胡萝卜丝、高丽菜丝、蛋皮丝、豆芽菜、韭菜、香菇、酥海苔、虾仁、豆腐干、蒜头、猪腿肉、花生粉、番茄酱等。“刈包”是包着三层肉、咸菜、笋干、香菜、花生粉等的醇香多味的乡土食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