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闽南文化 > 风土人情 > 闽南民俗 > 正文

闽南春节习俗: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2014-01-26 15:18 来源:闽南网 0

2014年泉州马年春节专题 

筅尘日:

  这是年终的大扫除。人们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叶、榕树枝叶,或用稻草、甘蔗叶等扎成长长的掸子,用来清扫屋角梁上的灰尘蛛网,同时也用“桌布巾”来清洗各种农具、物品。古书《梦粱录》载有:“十二月尽,……无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家户……以祈新岁之安。”“筅尘”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清洁干净,以便能清清爽爽过个年,同时也是为了驱除病疫,扫除瘟物,祈求来年平安。扫完尘,扫把上的嫩竹枝叶、稻草、甘蔗叶等一般都不会丢弃,而是收藏起来,待到除夕夜时,再拿出来,用来作燃料,以便“跳火群”。

  “筅尘”还有一个传说,据说,每年玉皇大帝都要派“三尸神”到人间视察,“三尸神”把各家的罪行写在一张纸上,把纸黏在门前的蜘蛛网上,供玉皇大帝视察时察看。后来,这事被人们知道了,大家就想了个好办法,用嫩竹枝叶扎了支长长的扫把,悄悄把黏在蜘蛛网的纸条扫掉,这样玉皇大帝视察时就看不到所记的事了。此后,腊月二十三日抑或二十四日就成了“筅尘日”。

蒸碗糕:

  “筅尘”节之后,在闽南一带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晋江、石狮等沿海一带,为过好春节,还要蒸“碗糕”,这“碗糕”也称为“发糕”。在闽南语里,年糕是越“发”越好,因为“发”就是发财、发达的意思。蒸“碗糕”得先“发酵”,所以“碗糕”寓意着能够发达发财、发家致富。而且,米粉发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顶部就会裂开,寓意为“笑口常开”,象征全家幸福安康、欢欢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闽南春节习俗: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下一条:厦门园博苑举行元宵灯会 景区游览攻略及交通提醒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