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闽南文化 > 风土人情 > 闽南民俗 > 正文

“闽南第一丑”——高甲戏独具特色的丑角表演

2013-12-03 17:12 来源:泉州晚报 0

  

  柯派高甲戏男丑高甲戏丑行的表演最具吸引力,影响面最广,盛演于闽南地区的高甲戏以丑角表演最为闻名,是戏曲中独具特色的表演行当。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创始人为“闽南第一丑”柯贤溪。“高甲戏(柯派)”于2008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只是在民间乐曲伴奏下作即兴的化装表演,后来发展成专业戏班,主要演宋江故事,被称为“宋江仔”、“宋江戏”。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形象栩栩如生,表演以形写神,追求神似,以丑写美,寓庄于谐,达到滑稽与崇高的完美结合,发人深省,令人神怡,已越出一般丑角的插科打诨的局限,特别是女丑表演火爆、热烈、夸张、幽默,富有浓郁的山野气息,素来以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面貌风行于闽南民众之中。其道白抑扬顿挫、吞吐有致、清晰分明、韵味十足;表演细腻、诙谐风趣、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柯派表演身段,能精细地分出不同年龄段的妇女的不同特点,形成各个年龄段妇女的风韵姿态的不同表演程式,还编有“女丑十八法”,记叙一整套表演技艺,形成柯派表演艺术的主要教材。

  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有男女丑之分,男丑有破衫丑、公子丑、傀儡丑、服丑、家丁丑等,女丑由男扮最富特色。代表剧目:《唐二别妻》《妗婆打》《管甫送》《骑驴探亲》《大团圆》等。曲目有:四季歌、福马郎、将水令、金钱花、灯红歌等。

  柯派丑行表演艺术地域传统文化特征相当明显,与当地民众文化生活关系密切,是闽南语系社会发展的见证和缩影,历史久远。其表演以形写神,追求神似;以丑写美,寓庄于谐,达到滑稽与崇高的完美结合,是闽南文化的宝贵财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流行于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聚居地。也是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陈智勇 许进中)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厦门海沧黄氏敦叙堂重修 两岸宗亲共办祭祖大典
下一条:泉州名小吃:闽南传统婚宴的肉夹馍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