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闽南文化 > 风土人情 > 闽南民俗 > 正文

你知道闽南讲古是怎么来的吗?

2015-12-14 17:53 来源:其中市旅游局 0

  在原始社会,人类就是靠讲故事、给草绳打结传递知识。有了文字之后,中国人将讲故事发展为说书曲艺形式,闽南话把讲故事称为讲古,在泉州就叫泉州讲古。

  宋元时代古城泉州以世界贸易大港而闻名于中外,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南外宗正司”迁至泉州,中原“河洛语”即闽南话,成为泉州语言艺术的主流,说书人在集市或市场里以泉州的闽南语讲古,一直保存至今。

  泉州闽南讲古地点有在露天的,主要是人流较多的街道旁,如原来的泉州南门兜、晋江青阳菜市场和泉州铜佛寺外榕树下;有在室内的,也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原来的明伦堂、现在的后城旅游文化街古厝茶馆。

  讲古人的道具就是一副桌椅,一块惊堂木,一把折扇。泉州闽南讲古形式完备,内容丰富,独具特色,主要有五种形式:职业讲古、聊天讲古、教育讲古、法事讲古及电视讲古。

  专业讲古的讲古人在民间被尊称为“讲古仙”或“讲古先生”, 过去讲古以章回小说为主,现在更多的是讲地方历史故事,有的在开讲前还读报。聊天讲古泉州话叫“讲天说皇帝”,街坊邻里在一起闲聊,特别是在农村,也会有热心人讲古。

  教育讲古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式之一,现在这类教育讲古更关注对儿童进行益智教育。泉州丧葬习俗“做功德”有“劝愿”一节,做功德法事讲古又说又唱,在举丧的过程中穿插段轻松的气氛,独具区域文化特色。

  电视讲古是泉州讲古的现代化,讲古今故事,说天地传奇,是泉州地方文化的一个品牌。泉州闽南讲古运用丰富的闽南方言词汇,讲述古今轶事,生动有趣,颇受百姓欢迎。

  泉州以多元文化称著,泉州闽南讲古历史久远,作为泉州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不仅存在于讲古场中,而且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区域文化标记功能、乡土历史传承功能、闽南方言传播功能和社会和谐催化功能,具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闽南讲古不仅是泉州人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也是外地人了解泉州民间文化的重要窗口,是闽南文化的组成部分。自从泉州电视台开办“泉州讲古”以来,讲古文化与时尚文化融合,听众迅速扩大,也涌现出新的讲古人。

  家庭讲古促进亲情交融,学校讲古活跃第二课堂教育,电视讲古走进千家万户,融合时尚潮流,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教育阵地。“闽南讲古”于2009年列入第三批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晋江安平金墩黄氏家庙迁建昨落成 海外同胞纷纷归来寻根
下一条:云水谣六年一次城隍夫人二朝盛典 抱小孩钻道袍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