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闽南文化 > 历史文化 > 正文

泉州民间传说《邱小姐与听月楼》吴藻汀记录整理

2014-10-17 17:02 来源:东南早报 0

  明朝万历年间,晋江安海镇地方,有一个才子姓黄名志清。他生平的事迹在民间故事中流传很广,尤其是他的夫人邱小姐,更是名噪一时。

  黄志清在万历辛卯领乡荐第一名解元。未中以前,他的父亲黄锡替他订聘一个才女邱小姐。这邱小姐不但吟风弄月才情罕见,而且容貌姣好,艳丽无双。他们结婚的时期,恰在志清中解元之后,才子佳人,真是门当户对,在洞房花烛第一夜,黄志清的朋友知道邱小姐能诗,故意把志清厮缠,直至鱼更三跃,还不许他俩去安息。朋友唯一的条件是要新娘作一首诗,才肯罢休。

  起初邱小姐硬着头皮,任他们胡闹都不理。眼看越闹越凶,邱小姐不得不才举笔写了四句:“百岁姻缘在此宵,诸君何故苦想要?可怜织女河边待,早放牛郎渡鹊桥。”大家看了这首诗,知道奈何她不得,也就一哄而散。这是邱小姐初出茅庐的第一次韵事。

  黄志清的父亲黄锡,在明朝也曾做过大官,他告老归来,在镇中择了一个地方,盖起一座花园。花园里头最有特色的是座假山,是仿造广寒宫的故事造的。所有人间传说中的,月亮里有什么桂花树啦、蟾蜍啦,应有尽有,无不极人工之可能。他又在假山对面筑一座高楼,亲自题了“玩月楼”三字,有把玩假山上月宫观的意思。黄锡把题的字亲手写好,交给石工去雕琢。却不知写的时候把“玩”字误写作“听”字,他一边写好,一边交给石匠,直至琢好的时候,才觉得弄错了,他不禁大声嚷道:“错了!错了!”在旁的人莫名其妙。

  黄锡自言自语地说:“月有色,没有声,我们为什么把‘玩’字弄成‘听’字呢?”

  邱小姐在里头听得她的公公为题楼的事,嚷得那么厉害,免不了也要出来打听是怎么一回事,走到她公公的身边,才晓得为着“听月”的听字嚷闹呢,她把这二字玩索了一会儿,不慌不忙地向她的公公禀道: “媳妇的意见,‘听’字倒比‘玩’字好呢。”

  “月亮能听得见吗?”黄锡不解,向她诘问。

  “也许可以听的,只消添题几字吧。”她说罢,就坐在她公公的案上拿起纸笔写了一首诗。她写的是:“夜半高楼接太清,依栏听月十分明,摩空軏辄冰轮转,捣药铿锵玉杵鸣,曲奏霓裳音细细,斧侵丹挂韵丁丁,忽闻一阵天风鼓,吹下嫦娥笑语声。”黄锡看了又看,哈哈地笑道:“好个听月的注脚呀!这首诗把‘听’字说得头头是道,真的‘听月楼’比‘玩月楼’好得多了!”他喜得手舞足蹈起来,于是更命石工把这首诗雕琢,接在“听月楼”的旁边,一起嵌在楼眉上端。

  安海镇有黄姓的别墅叫做“尺远斋”,相传是黄解元的父亲黄锡的花园旧址,邱小姐作的诗和听月楼三字至今还有遗迹存在呢。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民间传说《狗屎埔》吴藻汀记录整理
下一条:泉州民间传说《李相国被诬偷鸡》吴藻汀记录整理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