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旧事:电影院里2000人在看,电影院外还有2000人在等

花巷   2017-08-21 09:34

  文/刘燕婷  图/除注明外 其余来源泉州影剧院

  以前在电影院上班,那可是份美差。

  泉州影剧院主任许书青跟我说了一段电影旧事。不过30年,却像隔了好几代。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刚刚出社会的许书青,就在影剧院担任放音员。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份美差。

  “80年代,物质还是匮乏的,计划经济还在进行。走在泉州的街,石板路望到底,几乎没有可以娱乐的场所。很多禁片刚刚恢复放映,影剧院成了最受欢迎的地方,乡村进城的一般都要来看场电影,这是种高级享受。”许书青轻轻吐出口中的烟,指尖弹了弹烟灰,他职场的伊始,便遇上了影剧院的全盛时期。  

  当年的影剧院里,挑高的放映厅分楼上楼下,可以容纳2009个座位。许书青记忆犹新,那会很多影片恢复放映,新片也不时排榜,每一场放映都火爆不已。每天早上9点开始,连轴放到夜里11点,一天7场,几乎每场都是满座。

  试想一下,场内2009个人同时观影,场外的小广场上,2000多人等着观看下一场,该是怎样的盛况。而每到遇上国产热门片,如《少林寺》、《武当》、《卖花姑娘》,等候观影的人更是挤得水泄不通,影剧院只得从上午一直放映到凌晨的四五点。

  故事片2毛钱,宽银幕2毛5,儿童票1毛钱??常常几百上千人蜂拥来购票。往往是,七八只攥着钱的手,同时挤进这小小的铁窗,票买到了,手却卡住抽不出来。有的排了老长的队,轮到自己时票却卖完,这时候倒卖高价影票的人,便混在人群里寻着买家。

  影剧院每日都是人声鼎沸,形成泉州城最热闹的商圈。三五分钱的冰棒、瓜子小点,还有菜头酸、咸酸甜的水果串,摊点一摊接一摊,还有为等候观影的人可以消闲的打靶场、出租小人书的商店。而到了夜里,商贩们点着臭土灯(乙炔灯),吃的玩的一样都不少。

  因为那会还没有空调,真个当时影剧院内的条件是简陋的,没有空调,也没有高档软座,夏天里,两千多人观影,头顶的风扇开到最大,两边的排风口不停的转着。观影的人,人手一把蒲扇,冰棒、瓜子、水果串,各种小食配电影。

  在数字电影诞生前,影片都是通过一本本“拷贝”(由底片复制出来供放映电影用的胶片)放映的,每本胶片可以播放10分钟,一部电影约有10本胶片。80年代,泉州城里有四家影院,泉州影剧院、人民影院、侨光影院、文化宫电影院,可是一部电影的拷贝仅有一套,要四家共用。

  “四家影院,都是同一天上映同一部电影,大家只能商量着,每家的上映时间隔开20-30分钟。上一家放映完2本胶片,也就是20分钟,就会有专门的人骑着自行车,载着胶片奔向下一家影院,他们赶时间,起得很快,久了大家就都称呼他们是‘跑片’的人。”

  许书青说,当人们惬意的观看影片时,是“跑片”人最繁忙的时候。偶尔会因为路上堵,或者自行车掉链条了,而耽误了胶片送达的时间,这时候电影不得不中断,两千多名观影的人,望穿秋水地等着新胶片的送达。

  “跑片”曾是电影放映不可或缺的一环,泉州影剧院就雇有2位专职的跑片人,一直跑到2000年初数字电影诞生时。

  除了原始的“跑片”外,当时的电影海报,还未有现在的高清打印,每一部新电影的上映宣传画,都需要专业的美术师手工绘制。一副大海报,约有两层楼高,影剧院里就一名专职的美术师,大大的画布铺开,一画就到深夜里。而且经费有限,为了省钱,画布是循环使用的,每次新创作前,都要先将前一部的宣传画洗掉,这也是项大工程。

  时代真的变了,似乎没有一样还留着过去的样子,但似乎也都没变。电影院永远是一个看电影的地方,只要你初心未改,它仍在原地等你。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清粉”情
  • 花包:比脸大的闽式糕点
  • 传承创新之火 点亮非遗之光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