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临漳门拟打破环岛设慢道 开闸门进公园
昨日下午,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开展市两会有关市政的建议、提案的现场办公活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实地察看市区义全街、金洲街、临漳门公园、大坪山公园、田安渠,现场提出办理意见、建议。
临漳门:拟打破环岛设慢道开闸门进公园
此前,本社媒体连续刊发了市区临漳门、朝天门、泉山门三座复古城门没能向广大市民开放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市两会期间,陈笃恒、吴金球等市政协委员提出了三座复古城门向公众开放的相关建议。昨日,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来到临漳门现场办公。
现状:城楼封闭管理
据了解,临漳门及其周边绿地项目于2002年动工,2003年12月竣工,总占地约13300平方米,包括城门主体、护城河水系、吊桥、环岛绿地等。
该项目于2004年3月移交给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管理,但并没有办理完整的移交手续,资料也不完整。当初设计时,并未将临漳门作为旅游景点进行规划设计,仅设计成景观建筑物,不具备实际使用功能和攀登观景功能,因此,该局从安全角度出发,至今对临漳门二层及以上的城楼进行封闭管理。
进展:考虑设慢道进入公园
临漳门是否应向公众开放?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对城楼的现状进行勘察,提出了相关意见。目前,该局已邀请设计单位,对临漳门的修缮工程、周边交通及相关配套设施等进行调研,并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城楼的主体结构进行安全鉴定,下一步将以调研、检测结果为依据,逐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据悉,市规划局已形成交通组织的两个初步设计方案,有待市政府进一步研究通过。初步方案考虑打破临漳门环岛,江滨北路直行主流方向下穿或上跨临漳门节点,保证江滨北路直行交通畅通。临漳门与龙头山片区之间的道路则改为慢行通道,让临漳门公园与龙头山片区连成一片。在慢道一侧,还考虑新开一个闸门,既可完善穿越防洪堤的慢行系统,又能有效地解决原闸门交通瓶颈的问题。
此外,规划部门还设计了两个红绿灯灯控,协调江滨北路直行、笋江路—城西路和笋江路—新门街等三股车流。(记者 江晓媛 林福龙 庄丽祥 实习生 汪雅倩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