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海豚”服务队:海岸线上的生命守护者
“以后到海边抓螃蟹可要注意潮水的变化了!”回想起前晚的经历,湖南籍务工人员敬秀菊心有余悸。
敬秀菊说,她与其他二人是附近一家服装厂的食堂员工。当晚7点多,他们相约在离海岸约150米处抓螃蟹。快10点时,海水快速上涨,3人开始往岸边跑,但海水一会儿就没过腰部,他们便躲在距离海岸约100米的礁石上报警并等待救援。在礁石上,他们让手机亮着,以便告知救援人员自己的位置。

“海豚”志愿者服务队的王回原和他的战友们得知情况后,赶紧赶到了现场,看到礁石四周都被海水淹没了,情况很是紧急。王回原和另外一成员王金世立刻划船靠近礁石,经过半小时的救援,来回两趟将三人救上岸。
据了解,“海豚”志愿者服务队已经成立7年了。今年四十多岁的王回原是服务队的发起人和队长。石狮鸿山镇伍堡村虽是海边的一个渔村,但外来人员多,海边自然而然成了许多外来务工者休闲的好去处。由于对潮水规律不熟悉,人员被困礁石的事件经常发生。那时,做海鲜贩卖生意的王回原因家安在海边的沙滩旁,多次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危在旦夕的被困人员,也曾无意中救过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里氏海豚”。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海边需要帮助的人越来越多,干脆组建一支海边救援队,做一点好事。”王回原说,2008年7月,5名鸿山镇伍堡村的渔民组成海边救援队,他们自掏腰包,买来救生筏、救生衣和照明灯等施救装备。王回原想起了当年救海豚的情景,于是给救援队取名叫“海豚志愿者服务队”。王回原还将自己的家改成了救援队的办公室,对外挂出了办公室的电话。
“‘海豚们’的存在,让海上管控的触角延伸到了末端,能更有效地开展沿海一线管理、救助。”王回原解释道,“海豚”队伍的渐渐壮大,引起当地东埔边防派出所的注意,东埔边防派出所为服务队备齐了救助打捞设备,同时指派专人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支持,定期为服务队开展法律法规常识和溺水抢救医学基本常识培训。“海豚们”开始和边防官兵开展联动,警方一接到海边遇险报警,就通知救援队前往施救。
由于队员平时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救援队于是开创了一套“一传三、三传四”的施救机制,即救援队分成3个组,每个组成员4—6人,接到警方电话后,王回原只通知3个组长,3个组长再通知下面的队员,谁距离事发现场最近,谁就会直接赶过去。在王回原多方奔走呼吁下,东埔边防派出所还以“工业区短波集群网”工程为框架,结合辖区海防监控系统,筹集20万元经费,在派出所值班室设置无线基站,为辖区联勤点配备了84部集群对讲机,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除救人外,王回原还带领“海豚们”协助边防官兵开展海岸线巡逻防控以及海上普法宣传,一发现险情,立即报警。
现在,海豚志愿者服务队已经改名为海豚志愿者协会,人员也由当初的5人增加到现在的50人。7年间,王回原和他的战友们一共把20多条鲜活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7年来,王回原自费4万余元,为救援队伍购买队服、救援设备等。记者问他图的是什么,王回原说:“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了,不管我自己花多少钱,牺牲了多少个人利益,只要能够将一条又一条生命从死亡边缘救回来,我心里就踏实。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我的理念,所以我们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抢救生命、奉献社会的精神正得到弘扬。”
(记者 张军璞 通讯员 戴友泽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