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灵山沟伍堡溪将参加泉州小流域“赛水质”
10月份,泉州市环保局公布首批21条小流域“赛水质”考核结果,石狮参赛的东沟和厝上溪分别以89.5分、86.2分被评为优良。近日,记者从石狮市环保局获悉,灵山沟、伍堡溪将参加第二批泉州小流域“赛水质”活动,但虽经多年整治,受无活水冲污、溪流水量小等因素制约,灵山沟、伍堡溪的水质提升空间受限,治理难度更大。
伍堡溪现状
记者获悉,近年来我市通过推进小流域综合整治、重点流域水环境整治、防洪排涝体系工程等建设项目,对灵山沟、伍堡溪等溪流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治改造。灵山沟又称四米沟,全长3.5公里,是石狮城西的一条重要排洪通道,经过分年度多沟段的连续整治,污水截流、沟渠护砌、绿化配套,原来的臭水沟面貌已发生明显转变,周边环境大为改善并得到群众认可。伍堡溪又称伍堡大溪,自鸿山镇洪厝村流经伍堡、西墩两村入海,河道总长5.53公里,经去年集中整治后,伍堡溪周边自然环境硬化、美化、绿化、亮化,整体环境有所改观。
小流域“赛水质”重在水质提升水平,不单要治标,更要治本。值得一提的是,在泉州小流域“赛水质”活动考评标准中,“水质”占总分100分的50%,是最主要的考核评价标准,其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和特征污染物等)的削减情况占了30分。“若水质提升不明显,也得不到高分。”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说,整治前,将进行一次水质抽样监测作为“本底”,与整治完成后的水质监测相比较,得出污染物的削减量;每一条小流域的取水点,每次监测都相同,这样最大可能地确保评价的科学性。
连日来,记者先后走访了灵山沟、伍堡溪的部分沟段,尽管两条小流域经过多年整治已今非昔比,但水质状况仍有待提升。在灵山沟洋下段、灵峰段记者看到,沟渠水体表面漂浮着黑色块状污物,让原本并不洁净的水体观感更差。采访中,记者获悉灵山沟水体出现黑色块状污物,系因正在整治的上游段沉积多年的淤积物流下而形成。“除了继续加大截污改造力度外,或考虑引容卿水库的水,对灵山沟实施冲污。”有关人士建议。
相比灵山沟,伍堡溪缺活水冲污的状况更加突出。伍堡溪水流量极小,沟渠主体被大量水草所覆盖,甚至看不到水流,上游无可利用水体冲污,将制约水质提升效果。值得关注的是,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净化效果十分明显,但也需控制其无序生长,以免影响水流通畅。记者获悉,正在建设的伍堡工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将把周边生活污水纳入集中处理,这将有利于伍堡溪水质的进一步改善。
目前,关于灵山沟、伍堡溪的“赛水质”治理工作方案尚未最终确定,但“源头治污”注定将是小流域整治的根本之策。经过近海治污、小流域整治之后,泉州小流域“赛水质”活动将一条条溪流引入“深度治理”阶段,一条条“毛细血管”有望重现清水潺潺。(记者 林恩炳 颜华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