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凤里派出所创新管理服务 深化打造爱民警务服务群众排第一
闽南网10月30日讯 凤里派出所,坐落于石狮市区鸳鸯池东路,是2005年被国务院命名的“人民满意的派出所”。自1994年建所以来,该所20年来始终坚持以人民满意为工作最高标准和追求,所里领导班子带领全所民警叫响了“民需我做、民困我助、民难我帮、民求我应”的口号,在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工作上不断推陈出新,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爱民、为民、便民、利民的民生举措,赢得辖区人民群众肯定和赞许。当前,该所围绕“服务、履职、创新”三方面,持续深入打造“爱民警务”,服务辖区群众。
重庆籍务工人员蒋兴才因离异、患病在身,两个年幼的孩子因家庭贫困不得不辍学。图为陈清芳所长走访蒋兴才一家
服务:优化窗口 诠释爱民宗旨
该所认准“派出所工作千万条,服务群众是头一条”,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制定和兑现“零门槛、零距离、零投诉”的服务承诺,并从优化窗口效率、提供企业服务质量、防范服务能力及扩大高爱心服务影响四方面诠释爱民宗旨。
据了解,针对辖区群众反映办理落户、出境等事宜的手续太繁琐,该所推出了七项“马上就办”行政提速举措,要求户籍窗口、社区民警、综合室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简化审批程序,方便群众、企业办事。
为给外来工采集二代身份证提供方便,该所已为17个省、市、区的1800多名外来工免费提供服务。而对辖区企业,该所制定出台了网上服务、预约服务等六项服务措施,畅通派出所环节审批渠道。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且提供完整材料的,一次办结,决不让企业跑第二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
同时,该所借助微信、微博新媒体开展“送温暖·献爱心”,设立专项基金,对报警求助急需救助的受害者、鳏寡老人、孤儿、贫困学生等进行救助。
履职:恪尽职守 守护辖区安宁
如何让辖区群众安居乐业是公安业务工作为主线。长期以来,凤里派出所坚持主线。立足辖区治安实际和岗位工作职责,以巡逻防范、治安整治和科技支撑,不断强化主动警务、敏锐警务和信息警务机制,有力推动平安建设工作。
该所根据辖区的发案情况,采取“动静互补、专群结合”的原则,切实做到“猫鼠同步”,警力跟着警情走。加强可视化勤务室一体实战平台和supereye视频监控实战平台系统的应。在可视化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一键围堵”工作机制。今年1月份至今,勤务室共调取监控143个,上传到综合应用平台视频图像库68起,破获刑事案件9起,并带破积案7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人,摧毁团伙4个,追回赃车15部,帮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万余元。在便民服务方面,该所利用可视化帮助群众解决求助120余起。
同时,该所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深入组织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整治,为群众的工作生活创造和谐安定的治安环境。
创新:制度改革 提升爱民实践
多年来,凤里派出所始终致力于探索新时期公安派出所工作的新思路,不断推进勤务制度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率先在泉州、全省乃至全国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其中的“警民一键通”,《人民日报》于今年3月21日进行了报道。
同时,根据闽南风俗,针对辖区群众婴儿满月、结婚等婚丧喜庆活动,该所专门制作了独具闽南特色的五种亲情提示服务卡,至今已发放亲民服务卡2500多张。此外,该所还搭建网上警务新平台,利用官微等新媒体平台,进行警民沟通互动、方便服务群众。为此,该所因官微粉丝超过10万人,于2013年4月被公安部办公厅通报表扬,是全省唯一获表扬的基层科所队微博。
此外,该所于去年10月启用了可视化勤务室。该勤务室集视频巡逻、视频交管和信息研判等功能于一体,集中整合了辖区230个监控探头,在服务基层公安实战的同时,为辖区群众提供救助等。而根据当地一些群众交通法规和安全意识薄弱的情况,该所特别定制了1000顶安全帽,暂借安全帽给无帽人员,待其事情办完后,再将安全帽还给民警。截至目前,已有3020余顶次的安全帽被“借出”归返率达99%。(李昌乾 蔡进益 杨竹君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