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大型购物广场崛起中小型超市“步履维艰”
近段时间,在大型购物广场的“压迫”下,石狮多家中小型超市相继关门。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最近两年,中小型超市因受到大超市或大型购物广场挤压,有20多家关门歇业。
石狮各类超市多如牛毛
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石狮有食杂店123家、烟杂店106家、便利店101家、大型超市32家,外地商业企业在石狮的总店或分店有56家,这还不包括市区几家大型购物广场,以及正在申请登记的一批大中小型超市、便利店和其他类型的商店。记者注意到,石狮的超市和各类便利店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稠密。以湖东市场为例,在步行10分钟就可以绕市场一周的弹丸之地,竟然有中小型超市、便利店、食杂店、烟杂店80多家;以湖东路一带为例,方圆不足1000平方米的地方,竟然有各类商店20多家。昨天,记者在金源小区看到,这里有10多幢住宅楼,每幢楼的楼下都至少有一家面积70平方米左右的中型超市或便利店,至于其他小店就更多了。市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石狮商业零售业的数量早已饱和,在越来越多大型商业旗舰店的冲击下,一些中小型超市及便利店势必会受到冲击,经营不善或没有及时改变经营策略者将被淘汰。
没有硝烟的市场竞争战
记者采访了多家中小型超市老板。说起与大型超市或大型购物广场之间的市场竞争,老板们都有说不完的话。金相路一家超市老板邱女士告诉记者,大型超市财大气粗,可以随意变换经营手段,别看大超市里的居民日常用品卖得比小超市便宜,但他们通常会将大宗商品的价格抬高,因为这些大宗商品中小超市一般没有,价格上就不存在可比性,他们在日常生活用品上损失的利润,用大宗商品的高额利润来填补。
玉池路一家超市的黄老板说,大超市里不仅空间大、购物环境好,而且货多、齐全,商家还可以用各种降价、打折等促销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这一点中小超市一般是做不到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中小超市经营不下去的主要原因。但中小超市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一般都靠近社区、工厂等人口较集中的地方,而且以家庭式经营居多,也没必要雇工人,开支较少。
长宁路一家便利店的陈小姐说,大超市一般是厂家直接供货,少了中间环节,多了利润空间,而中小超市一般要经过代理商、批发商两个环节,货到店里已经是“第三手”了,因此价格略高于大型超市,以一箱牛奶为例,大超市每箱卖38元、小超市要卖39元,否则就没有利润空间。
改变经营策略以求自保
九二路一家大型超市部门负责人梁先生说,其实他们无意要将谁挤垮,市场摆在那里,对每个商家都是公平的,只不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每个商家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他同时承认中小超市的优势,那就是投入少,顾客购物是“快餐式”和“短平快”,虽然收益不像大型超市那么明显,但细水长流,市场风险要比大型超市小得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中小型超市老板及时改变经营策略,迅速站稳了脚跟。
湖兴路一家超市的黄老板说,该店能站稳脚跟主要是靠他打出的“情感牌”。黄老板说,附近的居民哪家没有煤气了,只要跟他说一声,他就免费给人家罐气,并送到居民家中;啤酒、粮食等比较重的东西,也不用主人自己搬,他都会主动帮人家送上楼;他给每位买东西的顾客都留一个电话号码,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亲自将东西送到顾客家里。金源小区的陈先生说,他撤下一个货柜,开了一家小型公话亭,还在店门口摆了几张舒适的软椅,每天都会吸引很多人来纳凉,这样买东西的人也多了。(记者 张军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