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车”成管理上的空白 它们的归属到底在哪
“僵尸车”,是指一部分长期停在车位不动、停在那里无人使用的车辆。这些车辆满身灰尘,无人问津,长期不动弹,故被人称为“僵尸车”。这些存在于小区、公共停车场里的“僵尸车”,则成为管理上的空白,究竟谁能为它们找个归宿,使我们的停车场、小区变得更整洁和谐?
龟湖公园停车场内停放的一部“僵尸车”
“僵尸车”越停越僵
对于“僵尸车”不少市民也曾向本报反映过,本报也曾多次刊发类似的报道。对于曾经报道过的这些“僵尸车”现在又是如何?近日,本报记者进行了实地回访。发现之前所报道的“僵尸车”还是原地僵着,车辆日渐破损。
相关人士分析,“僵尸车”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车主买了车,因为种种原因不常使用或不愿使用;车主可能因失踪、犯罪或去世等原因,导致车子无人处理;车子系失窃车辆,或本身来历不明;车主因车辆接近报废期限,维修代价过高,索性一弃了之;已到报废期限的车辆因车主觉得办理手续太麻烦,干脆卖给二手市场或个人。
管理尚存空白点
大量存在的“僵尸车”,既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城市生活环境的破坏。它似乎成为城市生活里一个不和谐的“污点”,如何对其进行管理,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市交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交管部门管理的是影响道路通行的“僵尸车”。但更多的存在于小区、公共停车场里的“僵尸车”,则成为管理上的空白,究竟谁能为它们找个归宿,使我们的停车场、小区变得更整洁和谐?
无人认领应予处理
对于“僵尸车”如何管理,一些市民和法律人士也提出了些许建议。蔡律师认为可以请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共同出面,将“僵尸车”集中起来,在小区内张贴公告,将无人认领的车进行变卖,所得用于小区公共设施维护。市民林先生建议有关部门借鉴其他地方的做法,组织多部门联合行动,对于这些“僵尸车”先贴告示,超过整改期限的车辆,无论车主是否现身,都统一拖至指定场所停放或拆解。(记者 陈剑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