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永春网 > 永春新闻 > 正文

永春千年漆画传承遇困 举办农民漆画赛寻出路

2013-05-17 08:04 来源:闽南网 2

来比赛的都是当地的老师傅
来比赛的都是当地的老师傅

这幅漆画颇有立体感
这幅漆画颇有立体感

  闽南网5月17日讯 永春仙夹镇的漆画,主要用做民间的壁饰、屏风和壁画,拥有千年历史。然而,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传统工艺,如今遭遇传承难题。

  为盘活这一传统手工艺,永春努力寻找出路。昨日,永春召集40多名民间漆画艺人,来了一场民间漆画大赛,以求激发老艺人的激情,同时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这门艺术,并开创新的市场。

比赛

不到两小时 他画好“鲤鱼跳龙门”

  昨早,40多名漆画艺人会聚一堂,忙着手中的活,在白板上作一幅拿手漆画,参评全镇农民漆画大赛。

  漆画是一门极为古老的传统艺术,早在7000余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就有朱漆碗。永春漆画,仍然以天然大漆为主要绘画材料。这种作品,兼具绘画和工艺的双重性。千年来,被一代代永春人传承。

  比赛现场,不到两个小时,67岁的郭东泰就最先作好一幅“鲤鱼跳龙门”,作品栩栩如生,引来大家围观。

  在另一间漆画展厅,还陈列有选手们事先准备好的87幅漆画作品。

传承缺乏 市场化人才断了层

  老师傅郭东泰,从17岁开始就师从父辈学漆画为生。如今,他还常到附近村镇等挨家挨户作漆画。

  郭东泰坦言,这门活只能是糊口,比如画一张眠床漆画要花好几天时间,收入只有300多元,宫庙漆画相对多赚点,但一般要忙一百来天,而且这活不是天天有,他想把这绝活传给儿子,但儿子都不感兴趣。

  “漆画收入大不如前”,仙夹龙美村的老师傅郭金溪说,上世纪80年代,他画的一幅门神漆画就能卖200多元。

  由于收入和市场的问题,曾风靡一时的漆画,如今大多出现在一些新建的寺庙中,众多能工巧匠都改了行。

  仙夹镇书记林仁璋说,漆画技艺精湛,但缺乏市场化,一二十年下来,人才也断了层。好在,老师傅还健在,当地的漆画技艺底蕴也很深厚,急需在传承、创新方面突破。

出路

拟成立合作社

促进技艺创新

  面对市场化,传统漆画技艺本身也需要改变。

  中国壁画学会理事、泉州市美术家协会原主席罗立人说,上好的漆画,工序繁琐,有的漆画工序有60多道。此外,民间漆画不同于现代漆画,其素材大多选取吉祥题材,如牡丹凤凰,在创新性方面显得不够。现在,连结婚的都少有人会买有漆画的床。罗立人认为,永春要复活漆画工艺,需结合市场,或是制作工艺品,或是出口。

  林仁璋说,这次之所以举办农民漆画大赛,也正是想激发大家创新,让传统技艺培育成新产业。为此,仙夹镇拟成立漆画漆篮合作社、工作室,促进老艺人相互交流。今后,还打算与高校、相关企业成立漆画研究所,开展漆画培训,在传承技艺上创新,让更多作品走向市场。(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曾小琴 田米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八旬阿伯出门买药摔倒 永春民警送他回家
下一条:永春7龄童穿衣不慎 拉链夹住“命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