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台商投资区 > 正文

台商投资区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凝心聚力促发展

2014-03-03 15:49 来源:泉州晚报 0

  “公司设立党员示范岗,通过党员模范带动作用,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多为企业创造效益;反过来,公司将优秀员工发展成为党员,对大家也是一种激励,实现企业和员工的互动共赢。”小徐是泉州台商投资区台资企业力达公司的一名党员,在台商区“台资企业党建综合体”的引领下,他深切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同时也迸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

  建区以来,台商区围绕“党建强、发展强、关系强”目标要求,先行先试,创新工作模式,全力打造“台资企业党建综合体”,不断提升台资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助力台资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泉台经贸往来和交流。

因地制宜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泉州台商投资区拥有三块“国字号”招牌,但在建区初期,全区有台资企业22家、党组织6个、党员86人,呈现“数量少、规模小、分布散”等特点,党建工作更是面临“组织少、党员少、顾虑多”的窘境。为有效破解这些难题,打响“台资”品牌,促进台资企业发展,该区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在区党群部统一组织下,由区工商分局牵头创建“台资企业党建综合体”,并摸索出“143”党建工作机制:实现1个党建工作目标;运用队伍联管、阵地联用、活动联办、服务联动“4联”工作法;建立健全领导、经费、管理3项保障制度。

  去年年底,经多方努力,“台资企业党建综合体”在台资企业力达公司成立,成为台资企业党建之家。它改变以往各个企业独立开展党建工作的模式,把组织、对台、工会、共青团等职能部门投向台资企业的各种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变单打独斗为合力共建;同时把所有台资企业纳入综合体内,各个企业可以共享综合体内的党建资源,有效解决各企业开展党建工作面临的“没人、没钱、没阵地”的问题。“化零为整,促进了台资企业党建资源的集约共享。”区党群部有关人士归纳道。

凝心聚力

推动台资企业发展

  党建促发展,党员是先锋。福建高福灯艺公司是当地第一家台资企业,公司在“党建综合体”带动下,组建了以4名党员为骨干的科研攻关小组。去年,该攻关小组在传统烤漆工艺基础上研发出高效环保的粉涂工艺,从而开拓了欧美市场,让公司的经营之路越走越宽。力达公司则通过“党建综合体”的纽带作用,将过剩订单分派到其他小微台资企业,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实现了产业链整合,促进台资企业间的合作共赢。

  “把党建资源转化为企业发展资源,将党建活力转化为企业发展活力,不断激发企业‘造血’功能。”通过“党建综合体”,发挥对台、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优势,制定出台扶持台资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创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帮助台资企业做大做强。“我们派遣党建指导员深入企业指导党建工作,同时不断延伸工商工作平台,结合企业注册登记、市场巡查等内容,深入做好服务企业工作。”该区工商分局工作人员如是说。

  此外,“党建综合体”党支部主动协调解决新入驻台商区的台资企业前期安征迁工作以及用电、用水、用工等问题,吸引更多台商前来投资兴业,加快推动本土产业与台湾优势产业有效对接。据介绍,去年通过台商的牵线搭桥,该区签订25个台资意向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达113亿元。(记者 陈桂生 通讯员 骆舒 陈东阳)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父母各自撒谎泉州抛下3个幼女 外公外婆也不愿收留孩子
下一条:泉州台商投资区发行10亿公司债券用于住房建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