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江双溪桥畔两尊石将军历经三次劫难 自身难保
石将军旁就是道路,没防护,难自保
人物:一文一武两位石将军
身高:约1.8米
年龄:约百岁
闽南网4月12日讯 台商投资区洛阳江畔双溪桥,古桥已难觅,唯有一文一武两位石将军见证过往。
当地居民说,石将军的命运遇到过三道坎,今年年初因为洛阳江整治,石将军从洛阳江旁的石屋边上挪到新双溪桥桥头对岸路旁。虽然用水泥固定住底座,但在居民看来,最好的归宿是修复文将军的头,并让两位回归它们本来的位置。
相貌:文将军少了头部,官服上的纽扣、纹饰仍可辨认;武将军持长柄剑,身披战袍,表情严肃。
第一坎上世纪40年代
遇战争老石桥被毁
当地居民老林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初,今年已有八旬。石将军约有百岁,孩提时所见双溪古桥的样子至今仍印在他的脑海里,并且跟儿子详细讲述过。老林印象中双溪古桥的规模、造型和用料,和不远处方向平行的洛阳古桥一模一样,一头可通洛江河市,另一头连接泉州市区方向,桥头桥尾放有4尊石将军。
可是上世纪40年代,开战了,两座石桥都在战争中被炸损。洛阳桥被修复,遗憾的是双溪桥只能用杉木修补。到新中国成立后,双溪桥被拆掉重建,建成了现在的样子。失去了老石桥,石将军就好像失去了依靠。
第二坎上世纪60年代
破四旧被推入洛阳江
上世纪60年代“破四旧”时,石将军被推入洛阳江,埋没在泥沙中逐渐被人们淡忘。
直到10年前有人在河道中采沙,无意中触碰到两块“大石头”。用机械捞上来后,石将军才重见光明。不过原来桥头的两尊石将军不知所终,现在剩下的两尊是放桥尾的,也就是靠近泉州市区方向的。
第三坎十年前
刚捞出又差点被盗
被埋泥沙中三十几年,石将军重见天日时又被文物贩子给“盯”上了。当地人介绍,村民报警时文物贩子本来已经将石将军运出村子很远了。可能是老天有眼,两尊石将军很快就被公安部门追回,重新被运回桥头。
不过,失去了老石桥的陪伴,石将军没有合适的位置安放。后来村民们只能将两尊石将军放在洛阳江旁的石屋边,这一放就是10年。在装卸过程中,原本就有损坏的文将军的头又掉落,最后的去向也不得而知。
部门将与村委会联系
探讨价值及保护方案
今年正月刚过,洛阳江整治工作启动,为了方便施工,两位石将军被挪到了新双溪桥桥头对岸路旁。如今他们俩并肩站立,只是用水泥固定住。再看看洛阳桥头的石将军,既有石亭遮风挡雨,又有香火供奉,待遇差距不小。当地居民林先生说,现在旧桥是不在了,可是大家对石将军还是有感情的,希望将来石将军还能再屹立桥头,守护一方百姓。
记者将石将军的照片和情况向泉州台商投资区教育文体旅游局文体旅游科工作人员反映。工作人员表示,双溪桥目前还不是文物点,要成为文物保护点,需要由当地提交申请资料,由市级文物专家鉴定并给出意见后方能通过。工作人员说,他们将和当地村委会联系,如果具有文物价值,将整理成资料,探讨保护方案。(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