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企业 > 泉州企业新闻 > 正文

泉州企业加强员工岗位培训 欲打造出一支蓝领队伍

2013-08-21 16:15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8月21日讯 订单、生产设施、原料样样要有即有,却无法将产能开足,就因为缺了一样:技术工人。为了解决技术工人不足,并且破除未来青黄不接的人才瓶颈,泉州一些企业开始提出打造“蓝领骨干生产力量”,花一两年时间,对在岗员工做在岗化培训,去打造一支蓝领队伍。

职位未升 薪酬先升

  日前,恒立食品圈定了一个“百名骨干生产力量”,按规定,这100名员工将在未来一年里接受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成为能够胜任6道核心工序的技术人员,为企业未来新生产线上马储备技术工人。

  “我们这次对培训人员是职位未升,薪酬先升。”恒立食品人力行政总监孙明辉介绍说,目前的培训是在岗培训,一般是做着本职工作,学着上一级的工作,比如一般的操作工,就学习工段长的工作,但是在培训期间,他们已经能拿到工段长的薪资,与在职的工段长在薪酬上的区别就在于岗位补贴与绩效不同。

  据介绍,此次为员工做培训的导师主要是该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教授内容涉及机器设备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等方面,这些参与培训员工还能享受到岗位绩效不封顶、生活住房补贴等优待。据了解,这个培训计划不仅令在岗员工更加稳定,而且吸引了一些此前离职的员工回流企业。

两年200万培养“菁干班”

  兴业皮革日前启动的“菁干班”同样是培养蓝领的,21名学员分别来自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齐齐哈尔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齐鲁工业大学等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们将接受为期两年的培训。

  按规定,前半年,学员们是在全公司各部门不同岗位轮训,了解公司整个运作流程;然后定位到具体部门和岗位,进行岗位技能和专业能力培养,同时,辅以管理能力的工余培训。此后后的一年半中属于在岗培训,学员一边做本职工作,一边学习部门职能、作业流程、工作成果、人际沟通与协调等职场情商等的认知,同时,通过穿插进行的核心管理能力课程培训,培养学员进入各岗位后均要运用到的核心管理知识与技能。

  两年半的学习培训之后,这些职场新人就有望得到晋升,根据考核结果,他们中有的人将成为班组长,或见习主任。而负责这些学员的导师们将根据所带学员合格率获得相应薪酬。

  据兴业皮革人才发展中心总监王佑淞介绍,企业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入过200万元,计划通过选、育、用、留、激、赏、鉴等多途径,经由集中学习、成班培养、导师指点、现场作习等多种手段,实施对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发展,达成将学员培养成为高素质、高技能、既懂管理又有技术的“复合型”国际化后备人才、破除公司未来青黄不接的人才瓶颈的目标。

培养人才 更要留人

  上海慧际咨询首席咨询顾问詹伟峰分析说,对于现在的企业,蓝领技术人才缺乏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企业用各种方式来培训蓝领队伍。一般这类培训中要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项:

  首先,要确定培养人选时,要选定有主动成长意向的员工,这是决定员工能否坚持下去的前提。其次是培训要系统化,有连续性,要有共性和个性,既要培训专业技能,也要提升管理能力,要对个人培训,也要做整个团队的培训提升,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整个队伍的培养。

  还有就是考核方面,不能单纯以技能论英雄,而且要考核团队管理能力,包括团队溶入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些应该是一个新型技术蓝领要具备的素质。

  最后是培养之后,要有一个有效留人机制,特别是岗位配置上,要做到人培养出来了,能马上放到相应岗位上,否则人员很容易流失。(本网记者 沈雪燕)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网商创业园打造全产业链服务 已有60多家电商入驻
下一条:泉州快递业务量7574.9万件 位居全国第12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