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北市和泉州泉港本土北管艺人同台献艺(图)
2014-08-17 10:33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8月17日讯 昨日,第二届海峡传统文化北管学术研讨会在泉港举行。当晚,来自台湾新北市的12名北管艺人,与泉港本土北管艺人同台献艺,为泉港市民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研讨会今日还将继续进行。
台湾北管艺人表演
当天下午,台湾的北管艺人正在为演出做最后的乐器调试和准备。舞台正中,摆放着3个鼓,周边用大红布围起来。老艺人说,这是他们演出要讲究的“排场”。
这是来自台湾新北市的汐止乐英社,社长詹光明介绍,乐英社从父辈传下来,至今已有95年时间,目前有三四十名成员。
“乐器专门从台湾带过来。”詹光明说,这次一共带来7个节目,涵盖4大类别,都是比较经典的曲目。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来表演的12名成员中,有5名是主修北管艺术的学生。社团中有10多名这样的学生,平时经常到社团排练交流。老艺人黄友谅说,看到传统艺术有新生代传承很是欣慰。
待台湾北管演出结束后,泉港区北管研究与传习中心、泉州艺校、泉州歌剧团的艺人共带来10个节目。
台湾传统艺术中心的学者周以谦说,北管有很多关于忠孝结义的内容,艺术性很高,内容也很丰富。北管艺术传入台湾至少200年以上,在清朝嘉庆年间就非常盛行。目前,北管主要盛行于台湾北部、中部和东北部,大多为民间社团,一般在庙会、神明诞辰时表演。
谈起两地北管的异同,台湾师范大学民族音乐研究所教授吕锤宽介绍,台湾的北管有4大类,包括牌子(鼓吹乐)、戏曲、谱(丝竹乐)、细曲(艺术歌曲)。而泉港的北管,主要为细曲和谱。泉港的曲为小曲,台湾的曲比较大套,表演时间更长。丝竹类的乐器则大同小异。(海都记者 陈斯红 谢杨 实习生 李淑凤 通讯员 庄国辉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