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港新闻 > 正文

泉港民间乐团因不放弃分享音乐的快乐 他们走在一起

2013-05-24 11:57 来源:泉州晚报 0

成员们沉醉于音乐梦想

成员们沉醉于音乐梦想

  每周三夜幕降临,泉港区山腰街道一幢楼房里就会传出悠扬的乐曲,一群人正在认真地排练着民乐。他们是泉港民乐团的成员,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才23岁,他们有着各自的职业,却自发聚在一起,追逐着音乐梦想。

组建
从8人到21人 民间乐团逐年壮大

  每到周三的晚上,二胡、阮、扬琴、琵琶、大提琴、笛子、板胡、锣鼓等各种乐器的乐声会随着“客人”的到来逐渐响起。当所有人都到齐之后,演出就开始了。《喜洋洋》、《赛马》等经典名曲,一首接着一首,时而还有女高音、男高音的伴唱,每个人都十分认真,像是在准备一场大型的演出。

  路过的人常常驻足倾听,疑惑地探头询问什么时候来了这么一个专业的民乐团。“我们只是一个音乐爱好者组成的民间乐团。”49岁的团长陈洪斌总会不好意思地这么回答。陈洪斌是民乐团的创建者,他曾是一名戏曲导演,也是高级二胡教师。

  “小时候就梦想着长大能当二胡演奏家。”2011年8月18日,在陈洪斌的建议下,几名爱好者聚在一起,泉港民乐团就算成立了。虽然刚开始时只有8个人,“但我们从组建开始就每周三晚上固定排练,很多喜欢音乐的人知道了乐团的存在,也逐渐加入我们。”如今,乐团的成员已有21人。

成员职业各不同 为音乐走在一起

  21人的团队里,陈洪斌是唯一一个工作与音乐有关的人,其他成员都有各自的职业,有的是工人,有的是木匠,有的是船员,有的是生意人……泉港民乐团的存在,让他们实现了曾经的音乐梦想。

  23岁的庄彩虹是个腼腆的女孩子,才刚刚参加工作,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在乐团里负责弹奏扬琴。“去年听说这里有个民乐团,我就自己找上门来了。”彩虹说,她喜欢音乐,却一直找不到可以追逐梦想的地方。此前,她自学了笛子,可当加入民乐团时,笛子却派不上用场。“我就转学扬琴,已学了几个月了。”现在她弹起扬琴来可是有模有样。

  在乐团里,每个成员都像彩虹一样,至少会两种乐器,以备不时之需。

梦想爱好 不放弃分享音乐的快乐

  今年37岁的庄学恩家住民乐团附近,每周三晚上只要他有空,就一定会出现在排练的现场,听几小时。“我是看着他们成长的,从一开始的几个人到现在的规模,从看着他们有争执到很有默契。”庄学恩说,每当看完演出,他还会与团员探讨他的意见,“现在他们演奏得很好,或许比不上专业的演奏家,但难得的是这样的一种精神。”

  也因为执著,虽然乐团成立的时间并不久,但他们因为坚持演练,不放弃爱好,如今已经多次应邀外出参与演出。“等到夏天到来时,我们会把练习的地点搬到广场上,让大家都能一起分享音乐梦想带来的快乐。”陈洪斌说。(记者 石伟琴 陈起拓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港一居民家中闲置茶桌 一夜长出39朵菇
下一条:泉港利用闲置学校建养老院 建而未用如何破解?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