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绿色殡葬 让清明节更“清明”

2012-04-04 18:41 来源:泉州晚报 0

树葬区内前来祭扫的市民众多

  本报讯(记者石伟琴张君琳李凯龙林劲峰文/图)昨日上午8点刚过,宏福园里已是人山人海,许多市民早早地就来到这里祭奠亲人。据悉,昨日前来祭扫的市民有5万人次,车辆6000多辆次。今日12点到15点将是扫墓高峰期,建议市民错峰前往。

树葬草葬花葬
成新选择

  上午10点多,来自市区西街的吴女士一家二十余人正往葬有亲人骨灰的绿树上插着各式鲜花,让绿树变得更有生机与活力。“树葬很环保,看着这棵树一年年长大,看得见,摸得着,仿佛奶奶还在身边一样。”吴女士说,前年亲人逝世的时候,全家人就决定采用树葬的形式,“树葬也有墓碑,同样能达到祭奠的效果。”

  “父母去世后有一阵子就是传统的殡葬方式,主要用骨灰盒存放。几年前听说有树葬、花葬等新型环保的殡葬方式,后来又看到《泉州晚报》有这方面的信息,三年前决定把父母以树葬的方式重新安葬。”张先生说,除了环保,比起传统的骨灰存放,树葬还可以让逝者享受到阳光雨露,接触大自然。这个决定之后,不少朋友向张先生咨询打听,张先生除了告诉他们自己觉得绿色殡葬的好处,还提醒他们,“关注每年清明节前后《泉州晚报》的相关报道。”

  据悉,在今年宏福园与泉州晚报社所合办的绿色殡葬活动中,25个树葬名额已满,目前还有草葬与花葬名额。绿色殡葬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每年活动刚开始的第一天,就有不少市民致电宏福园,表示要参与活动。

清明节成“团聚日”

  在宏福园,记者发现有一些厦门、江西、浙江等外地牌照的轿车。据工作人员介绍,经常能看到一大家子的人汇聚在宏福园,如今的清明节扫墓,已经成为家人团聚的好机会,“昨天我在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两个人抱在一起哭,一开始我以为发生了什么事,结果一问才知道,原来她们是姐妹俩,已经好几年没有见面了,就是因为要扫墓,才让她们聚在了一起。”

  李先生在厦门的一家私企上班,平时工作非常忙,几个兄弟姐妹也是“工作狂”,平时很少能聚齐。“清明小长假,闽南习俗是在外的子孙都要尽量回家扫墓。”李先生说,就是这个原因,才让他们几个兄弟姐妹能凑到一起,聊聊彼此最近的生活,“在外读书的儿女们也趁着这个假期回家扫墓,家里也可以小团聚一番,因为在其他假期不少家人都会安排出行。”

多喝水注意防盗

  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今日天气以多云为主,市区最高气温为22℃。市民在外出扫墓时,要记得多喝水。这种天气下,人容易感到疲劳,市民可以随身携带巧克力等能量高的食品,用以补充体力。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市民,要随身带好药品,在扫墓时如果感到不适,要及时休息。

  今日不少市民会在家进行清明祭祀后再出门扫墓,据宏福园工作人员预计,今日扫墓高峰会出现在12点到15点。

  公安部门提醒,市民外出扫墓乘车时尽量少带现金和贵重物品,不要随意显露财物。在停放车辆时不要将贵重物品留在车内,离开车辆时要检查门窗是否关好、锁紧,不要将车停在偏僻的地方。

泉州市民自发祭扫山东烈士不孤单

  本报讯(记者黄雅珊通讯员张凤英孙仲灿)因为有了像惠安县螺阳镇村民陈淼鑫这样的热心人,乔文芳等5名烈士在惠安并不孤单。昨日,陈淼鑫和惠安崇武大岞海防民兵哨所的女民兵、墓地附近的滨海胶带厂的工人等又来到烈士墓地祭扫烈士,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据悉,1949年在解放福建进军漳州的途中,山东姑娘乔文芳和另外4名战友在洛阳镇下曾村一带牺牲,被合葬于当地。此后每年的清明节期间,当地各界爱心人都会到烈士墓地祭奠这5位烈士。后来,乔文芳5名烈士墓迁移,有的人不知道墓址,而乔文芳的家人却远在山东省。热心人士陈淼鑫受乔文芳大哥乔闻政的委托,连续多年组织发动当地各界人士对烈士墓进行祭扫管理。

  昨日,按当地习俗,惠安崇武大岞海防民兵哨兵的部分民兵、滨海胶带厂的工人、陈淼鑫的好友等一行人带上铁锹等工具及祭品又来到墓前,大家一起动手清除烈士墓前的杂草,向烈士肃立默哀,鞠躬致敬,奉上彩带、敬献花圈。那一刻,庄重肃穆,心怀敬仰。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高楼掉下女子半截小腿?
下一条:百米长队争购润饼皮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