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警合一"试点 丰泽派出所25起接处警均能5分钟出警
民警正在处理东美路口,一起撞防撞柱的交通事故
魏警官(左)向吴警官学习进社区
现场教学如何例行检查
海都闽南网讯 五分钟出警不是神话,昨日“三警合一”两试点的民警正式上路,丰泽派出所昨天接处警25起,每一起出警时间都在5分钟之内。一天下来,两个派出所一共办了47件实事,每一起都是现场解决。
三警合一,这对第一天互换角色的交警和民警,也是“处女”之行。从未在街上拦车的民警要学着敬礼查证件,以前只跟车打交道的交警,也要学会和犯罪分子打交道。
昨日早上7时,两个派出所的民警已全部到位,提前赶到各自岗位,开始疏导交通、巡逻各自辖区。记者在泉秀街中闽百汇路段,10分钟内,就先后看到两组警用摩托车经过。
不少住在泉秀街、刺桐路、田安路、津淮街、丰泽街、中山路、温陵路、新华路、东街、西街等的市民,也看到早上、中午、傍晚的交通高峰期,各个路口都有警力把守,见警率比以前高很多。
随警 1
【出警确实快】 25起接处警 均5分钟出警
“呼叫C3,在泉秀街与东美路交接的路口,一辆轿车撞上防撞柱,收到请回……”上午10时42分,就在王文聪、王毓斌两民警熟悉巡查的路线时,对讲机传来报警。
王文聪赶紧开上警车,不到5分钟,就拐到了东美路口。王文聪原来是派出所的治安民警,王毓斌原是交警,他们一起被编到第三巡区第三个班组。
原来是一辆别克轿车上人行道时,不小心撞上了防撞石头柱子,柱子顶住了车头底盘。司机余先生说,行车时没注意前面有障碍物,撞过去后,又往后退,致使柱子顶插进底盘。
王毓斌从事交警多年,经验丰富,一看就知道是一起单方面事故,王文聪则在一旁边看边学着处理。
“柱子是障碍物,属于公共财产,造成了损失,得移交给丰泽交警大队事故组。”王毓斌处理时,不时给王文聪作解析。他接着说,时间已近中午,是下班高峰期,为避免事故造成道路拥堵,必须尽快与事故组联系。不到10分钟,事故组两民警赶到,并在10分钟内处理完现场。
“原则上是5分钟,但路况有时发生拥堵会慢一些,但我们会尽快赶到,如果警车被堵,我们的警用摩托车组,也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王毓斌说。
记者查了一下当天出警记录,发现当天25起接处警,每一起的出警时间都在5分钟之内。
“你报警,民警5分钟到你身边,已经不是神话了。”丰泽派出所副所长黄国清如是说。
随警 2
【互当老师】
交警讲学:检查前,别忘了要先敬个礼
民警授业:每户都要走访,都要深入了解
在鲤中派出所新的编号中,吴剑雄警官排在第一个,号码为111,他是鲤中街道促进社区的片警。昨天,他和编号为113的原交警魏茂文搭档,工作第一站,是在九一路岗亭,负责交通疏导。
从未接触过交警工作的吴警官有些兴奋,执勤前,他接了个朋友的电话,半开玩笑地说:“我现在当交警了,你以后骑摩托车可别违章,不然我要抓你的。”
上午8时许,正是上班高峰期,车流人流骤增,两名警官分开站点,只见魏警官嘴含口哨,娴熟地指挥交通。吴警官则有点不知所措,他说,因为参加晋升警督的培训,错过交通手势等业务培训,“今后要向魏老师多学习”。
“可利用红灯亮起时,对机动车辆进行一些例行检查,检查前,别忘了要先敬个礼。”魏警官现场对吴警官进行了现场指导。
“最基本的,就是看他们有没有驾驶证和行驶证,缺少一本,就要扣车了。”经过魏警官当场演示后,吴警官现学现用,也上前盘查了一辆轿车。“当交警真是不容易,偶尔站一下可能还好,站一天太累了。”
早上的高峰期过去,站点的任务告一段落,两名警官来到促进社区走访。“从现在起,他是老师,我是学生了。”魏警官谦虚地说,虽然以前也进过社区,但都是做些宣传工作,真正深入社区了解民情,还是头一遭。“有一种重新当警察的新鲜感。”魏警官这样说。
刚学到本领的吴警官告诉魏警官下社区的秘诀——“每户都要走访,要知道住户家里多少人,包括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深入了解。没事的话,就到居委会转转,他们对社区的情况比我们熟悉,可以跟他们多交流,间接掌握信息。”
随警 3
【交警变民警】他一眼识破 “瘾君子”
脱下交警服装,换上派出所的民警制服,原鲤城交警大队的交警苏雄,为了提早熟悉自己的岗位,昨日凌晨1时许,他头一次换上黑帽,和同事在市区美食街巡逻,就在某酒吧门口,发现4名形迹可疑的年轻男子。
他上前将4人拦下盘查,没想到4人却神情恍惚,以为是醉酒,但又没闻到酒味,苏警官当即判断,这伙人可能“嗑药”了,便带回派出所调查。
经过尿检,4人果然吸过毒,为首的蒋某来自惠安,在苏警官亲自审问下,他统统都招了。同事们说,苏雄精于交警业务自不必说,没想到抓起违法犯罪分子,也是那么眼疾手快。
【延伸阅读】
79个社区都有GPS对讲手机,号码永久化,方便市民
昨日下午,鲤城公安分局为辖区全部79个社区各配发一台社区警务GPS对讲手机。
鲤城分局方面介绍,有时社区民警要更换或退休,经常出现原来的社区民警已不在社区工作半年多了,还有群众打他手机要求办理户籍业务或调解邻里纠纷。
因此,分局为每个社区配发一台社区警务GPS对讲手机,这部手机属所在单位固定资产,列入社区民警调动时移交的物品,由下一任民警继续使用,号码永久化、固定化。
手机号会通过警务宣传栏、警务微博、网上派出所和网上警务室、张贴社区警务宣传图等多种平台,方便群众查询熟知。(N本网记者 彭建文 陈邵珣 吕波 实习生 林小霞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