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花甲老人悠悠南音 诉尽陈三五娘不了情

2012-03-31 16:46 来源:石狮日报 0

  

  开栏语:南音、高甲戏、梨园戏、布袋戏等戏曲艺术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现在的市民对戏曲文化知之甚少。开辟本栏目既起到文化宣传与传承的作用,也希望能将真正的闽南戏曲文化展示给大家。

  或许,你也听说过陈三与五娘。

  在这一把琵琶,一把唱腔,就足以陶醉古城,撼动国际的南音世界里,那些忠孝礼义、儿女情长的故事,千百年流传,无分古今。这陈三与五娘的故事,在泉州古城,也早已是广为流传,老少皆知。

  在石狮市老年大学的南音班,出身南音世家的吴秀恋老师再次提起这个故事:南宋年间,泉州才子陈三在潮州元宵灯市上邂逅佳人黄五娘,两人一见倾心并几经“梳妆”、“留伞”周折,终于互表情意,订下荔枝姻盟,不料林大催亲,两人连夜奔回泉州,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其实,《陈三五娘》算是南音中数量最多的一个曲目,有“指”九套,散曲一百多首,其中不乏均脍炙人口的名曲。是为故事所感慨,也为爱情深深感动,昨日下午,石狮老年大学南音班的成员们再次将陈三与五娘故事的部分片断搬上了舞台,再现陈三与五娘的不了情。

  和着“上四管”和“下四管”等传统乐器,表演者以闽南语咬字吐音,声情并茂。琵琶中的“一点”、“一挑”,唱腔中的每一次起承转合,无不是唱者与乐手之间的默契与对话,更是听者与曲中的人物交心交情的沸点。

  在表演陈三五娘定情的著名桥段《投荔》时,五娘的扮演者,67岁的蔡茵娜一脸悲伤,眼神惆怅,唱腔低沉,这是自元宵灯节遇见陈三后,五娘对陈三的思念。这天,陈三来到荔枝林下,正逢五娘和丫鬟益春正在楼廊上赏玩荔枝,陈三抬头眺望,正好与五娘打个照面,此时,琵琶乐声高涨,蔡茵娜一脸娇羞,满是欣喜,与陈三的扮演者相视一笑,又触电般地将眼神挪开,难掩心中澎湃万千。“万般心事全凭这荔枝”,蔡茵娜唱到,接着便羞怯地将定情信物并蒂荔用手帕包好掷给陈三,将戏曲推向了高潮。

  就是这样,眼神,唱腔,器乐,要将故事生动地传递给受众,每一环节的默契配合必不可少,吴秀恋老师说道。还有《共君断约》、《班头爷》,看着这些年过花甲的老人们声情并茂的表演,陈三与五娘的爱情故事似乎又再次感染了现场的观众。“事实上,我们这是表演唱,更具观赏性,原来的南音都只是清唱,这也是我们在不断探索中的一个创新。”吴秀恋说道。

  (记者谢艳/文颜华新/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低碳族”不简单
下一条:闽南四句征文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