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代人扫墓”服务泉州人难接受 大多数人更信奉传统

2012-03-30 16:21 来源:东南早报 0

(网图

  清明时节,没时间去扫墓,有人代你祭奠亲友,你能接受吗?这一在不少城市兴起的特殊服务,在泉州并不吃香,大多数人信奉“年兜不回家无某,清明不回家无祖”这句俗语。

网上:有人代扫墓地

  “愿为那些在海外、外地不能亲自来为已故亲人、已故师长及已故友人进行扫墓的孝心者,代尽孝心和情意。”最近,类似“清明代人扫墓”的帖子在网上很流行。

  打开淘宝网,打入“代人扫墓”搜索关键字,搜索后出现多条相关信息,显示天津、四川、广州等地都有此服务。打开这些网店,可以了解到这项服务的内容及收费情况。

  服务项目大多包括:拍照、通话(由委托人打代扫人电话,代扫人手机放在墓地边播放);烧香纸,上贡品、鲜花、冥纸等;三鞠躬,说祭拜词;打扫墓碑、描字、清理附近杂草;提供扫之前之后图片;提供坟头周边视频1-5分钟。至于价格,视情况而定,从三五百元到千元都有。

  除了这些常规内容,有些“代扫客”的服务更是五花八门,不仅能披麻戴孝,还可在墓前三跪九叩、哭坟。

泉州:暂无此项服务

  记者经过多方走访,发现泉州目前暂无此项服务。

  有媒体报道,在2004年,泉州宏福园曾推出“代客扫墓”服务,3年过去,至2007年仍无人问津。昨日,宏福园多位工作人员却矢口否认,称陵园内从未推出这项服务,也从未接到过这样的要求,但表示本着方便顾客考虑,若是有此要求,会考虑的。

  “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业务,如果有需要的话,应该会接的。”记者从泉州市区几家专门的跑腿公司了解到,并未接到过“代扫墓”的业务,一跑腿公司负责人表示,若有这样的业务,会接受的。

  此外,记者从市区南俊路的几家花店了解到,开业至今,未曾有代送花到公墓的情况出现过。不少店家表示,这样的单子一般也不会接受的,嫌麻烦且别扭。个别店家表示,除非数额较大,可能会考虑。

看法:多数市民拍砖

  “年兜不回家无某,清明不回家无祖”,多位人士表示,闽南地区重孝,“代人扫墓”这一现象显然不符合这一理念。

  市民林先生说:“扫墓要是走过场,让人代劳的话,不仅我无法心安,逝去的亲人若泉下有知也不会欣慰。”就算没空也要请假来祭拜,这是对祖先最起码的尊重。不少市民抱有与林先生同样的想法。

  “80后”白领唐小姐则认为,对父母长辈的孝道关键是在生前尽孝,清明扫墓的话,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可采取网上祭祀,没有必要花钱请人代扫。

  对于“代人扫墓”,泉州文史界人士龚书群表示,泉州人对此并不感冒,说明泉州人历来注重传统文化。作为儿孙辈的,一定要亲自到祖先的墓地去祭祀,表达对亲人的感恩和怀念。对于不能亲自到墓地祭祀的人,相对于请陌生人代扫墓,他更倾向于请熟人代为转达对先人的思念。

◆相关新闻

晋江推广公园式骨灰堂

  早报讯(记者吴水保)晋江实行基本殡葬费全免两年来,共为市民节省4000多万元殡葬费;文明祭祀之风兴起,市民今日起可网络祭祀,同时推广建设公园式骨灰堂。这是昨日记者从晋江民政局获悉的。

  2010年1月1日,晋江市殡仪馆恢复为民政福利公益事业单位,市财政每年投入6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实行境内死亡人员遗体火化基本费用全免政策,两年来共为市民节省4000多万元。

  晋江在推进无坟墓镇区建设的同时,加强市、镇、村三级骨灰堂建设,目前全市共有173座公益性骨灰堂。乡村骨灰堂大多是村民集资、财政补贴建设,所以基本上不收管理费。

  “在骨灰堂占地范围内建设公园式休闲活动场所,即可一改骨灰堂冷清印象,又可以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场所。”晋江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像陈埭镇南霞美村、洋埭村两个公园式骨灰堂,成为众多市民的休闲场所,今后要大力推广。

“网上公墓”5年600人注册

  早报讯(记者陈梅燕实习生陈柏霖)“目前网上建纪念馆的有600多位。”2008年清明前夕,宏福园网站推出“网上公墓”,至今5年,注册登记的已有600多人。

  除了清明时节,在网上通过献供、点歌、烧供、献花等各种形式,表达对先人的深切思念,平日里,部分注册者也会登录留言,缅怀先人。

  泉州殡葬管理所小王告诉记者,由于需要一定的技术要求,目前大多数注册者为年轻人,且多数是头两年登记的,最近这两三年登记人数不多。考虑到目前网页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他们计划对网页进行升级改版,进一步优化版面、增加服务内容。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店铺遭打砸 疑被辞退员工报复
下一条:高速路上3人醉驾被抓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