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春节前清理4.2千米管道 泉秀东街积水有望缓解

2015-01-15 16:05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1月15日讯 内涝积水治理、河堤安全问题一直是市民关心的热点。海都记者昨日了解到,泉州市市政公用管理事业局已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改造工作。目前,这些工作大部分已完成,余下的也已在收尾。

  如果您身边也存在和市容市貌、城市管理有关的问题,欢迎致电海都热线通95060或微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与我们交流互动。

  泉秀东街排水管正在清淤

  津淮街沈海高速桥下路段,一直是市民反映较多的积水点。据附近居民介绍,该路段逢雨必积水,一大片的积水有40cm高,要淹没两个车道,造成局部交通拥堵。

  经过泉州市政工程管理处反复排查,确定积水是由于路面下方管道断裂、淤积造成。为此,管理处对该路段加铺了雨水管,增设了雨水口,并清除管道淤泥。目前整个工程已全部完工,该路段积水问题得以解决。

  这几天,路过泉秀东街的市民可能会发现,该街目前正在进行管道的清淤工作。据了解,泉州市政工程管理处每3年到5年,都要对一些埋设较旧的排水管道进行清淤,增强管道排水,防止堵塞。本次将清理管道4.2千米,预计在春节前完工。

  东西大道上移下穿通道电箱排隐患

  泉州动车站前东西大道的排涝泵站配电室,位于车行下穿通道,距离地面约10米。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该配电设施设置存在安全隐患,在雨季等天气下,积水有可能将配电室淹没。对此,泉州市政公用局已将该配电设施进行了上移,上移后配电室将被安置到道路旁,目前项目已完工。

  而同样安装有电力控制设施的下穿通道,还有省道307线和滨海街的两个车行下穿通道,以及桥南片区、东西大道、滨海街等16个人行下穿通道。去年,公用局着手对安装在这些下穿通道的电力控制箱,进行了上移工作。目前,所有项目已完工,完成投资约70万元。

  江滨南路雨水口改造完工

  以往,连绵的雨水常常让江滨南路(笋江桥至泉州大桥段)形成积水,阻碍车辆通行。该路段安装的侧进式雨水口,因为泄水面积狭小,造成雨水排水不畅,成为积水形成的一大原因。

  泉州市政公用局按照省住建厅相关技术要求,目前已将该路段的65套侧进式雨水口,全部改造成嵌在地面的平进式雨水口和雨水篦子。据介绍,这种排水口孔隙率较大、泄水效果更好,将有效缓解积水。

  此外,由于泉州市区内沟河两旁的石栏杆较低矮,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泉州市政公用局计划对泉州市区的内沟河栏杆,进行加高改造,即在石栏杆旁再安装一人高的铁栏杆,起到双重保险作用。

  该工程将根据内沟河两侧人流状况,分期分批对田安渠、南环城河、八卦沟、东低渠的栏杆进行加高。目前,已完成田安渠和八卦沟计1.7公里的栏杆加高改造,正在加紧剩余河段的安装、收尾。(海都见习记者 苏桐轩 实习生 黄雅艺 通讯员 洪亮亮)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红梅新村改造铺水泥路 计划实行封闭式管理
下一条:泉州25岁瘾君子疑非父母亲生 18层楼道旁欲轻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