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防空警报昨响起 近10万人上演“大疏散”
昨日上午,丰泽区泉秀街道成洲社区的群众在进行“疏散、逃生”。(张九强摄)
昨日是泉州解放纪念日,也是“防空警报市民日”。上午8时59分许,全市232台警报装置发出的“嗡嗡嗡”预警声响彻天空,近10万人上演了一场“战时大撤离”。
市人防办主任李建芳表示,本次演练范围主要包括鲤城、丰泽、洛江、泉港等11个县(市、区)的主城区和47个人防重点设防镇,全市近10万人参与试鸣和疏散演练。此次演练在常态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引入了3G无线视频传输,实现多场景远程图像传输、报警及联动控制等多项高科技功能,在防灾救灾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1998年《人民防空法》颁布实施以来,泉州每年9月1日都会试鸣防空警报,今年已是第17次。据悉,防空警报所用信号是全国统一的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间持续3分钟。在战时状态,听到预先警报后,市民必须尽快带好必需用品,就近找到地下防空室隐蔽。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的空袭警报拉响后,警告市民目前正遭受空袭。解除警报:警报连续鸣3分钟,意味已无空袭的危险存在。
据介绍,没有预先通告的情况下,即非试鸣、非演习状态下,群众听到预先警报信号后,要立即背起应急包、领好小孩,实施紧急疏散,或利用人防工程掩蔽。
“全市主城区人防‘结建’工程建设人均防护面积已近1平方米,基本可以满足战时需求。”李建芳说,目前,泉州防空地下室主要由单建式的防空地下室和结合民用建筑修建成的防空地下室组成。一些普通地下停车室可作为掩蔽场所。泉州的防空警报网具备在城市瘫痪时,进行二次防空警报的特殊能力,完全符合国家重点设防城市的防空报警要求,市区和重点设防镇镇区的警报音响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记者 王金植 通讯员 郑伯亮 实习生 蒋丽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