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展夏季交通安全整治 一天查处2950起违法行为
民警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
昨日,全市开展夏季交通安全整治行动,截至21时许,共查获各类交通违法2950起。进入7月,我市各地公安机关、交巡警部门和各派出所联合开展夏季交通安全整治行动,以客货运输车、渣土车、摩托车(含电动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微型面包车等为重点车辆,严查严处酒(毒)驾、超员、超速、超载、涉牌涉证、加装遮阳伞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昨晚,丰泽公安分局在市区刺桐路与津淮街交叉口设卡开展整治行动。20时45分,一辆无牌超标电动三轮车被民警查扣。该车仪表盘破损严重,用胶带捆绑,车体电线完全裸露在外,刹车已失灵,存在安全隐患。民警要求驾驶员出具车辆合法证明和证件时,驾驶员均无法提供,民警只得将车暂扣。21时许,一辆出租车因灯具不全被民警查获。驾驶员聂某称车辆左前灯经常破损,已维修多次,没想到这次被民警查到了。
此外,在整治行动中,随意变道、滥用远光灯、不系安全带、外地牌照摩托车闯入市区等违法行为也是查处的重点。昨日8时至21时,全市共投入警力1500多人次,设置执勤点185个,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950起。
为什么一天内交通违法行为这么多?民警分析,最主要的还是驾驶员安全文明行车的意识不足,加塞、超速、随意调头增多,较易忽视的如穿拖鞋、穿高跟鞋、不系安全带等行为有所抬头。其次,进入夏季,市民夜间出行的时间变长,晚高峰也相应延长,21时前,路面上的车流仍较多。另外,夏天天气酷热,驾驶员火气较大,因互不礼让产生的小事故增多。
夏季行车注意安全
民警提醒,驾驶员夏季开车上路,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预防中暑
夏季日照强烈,车内气温飙升,驾驶员流汗多,精力消耗大,容易出现中暑。驾驶员在出车前和行车途中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注意补充盐分。要随车携带水壶和毛巾,并备上防暑药物,保持驾驶室内通风良好,途中注意休息。
2.防疲劳驾驶
驾驶员睡眠不足,行车中容易疲劳。因此,出车前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疲劳、打哈欠、手足无力等疲劳征兆时,应立即停车休息,或用冷水淋洗头面,活动四肢,待精力恢复、头脑清醒后再行车。
3.防止车辆发生自燃
夏季要注意加油不可过满。汽车油箱盖都设有通气孔,如果汽油加得比较满,行驶中的颠簸会使汽油溢出,遇上静电就会引发火灾;不要在车内放置打火机等易燃物品,因为车辆经过阳光暴晒后,车内温度足以使打火机发生爆炸引起火灾。
4.防止爆胎
烈日下的柏油和水泥路面,热浪腾腾,从而导致高速旋转的汽车轮胎温度与气压增高,容易引起爆胎。检查胎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会目测车胎,通过观察轮胎接触地面的变形程度来判断胎压是否正常。一般而言,轮胎的正常使用寿命为3年或8万公里,应及时更换,切不可让轮胎磨损至光滑,以防爆胎引起不测。
5.切忌穿拖鞋、高跟鞋开车
夏天有的人为了凉快而穿拖鞋开车。这其实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如果拖鞋恰好不跟脚,很容易造成延误刹车时机造成交通事故。而穿高跟鞋容易在踩刹车时无法踩到位。(记者 李凯龙 陈晓东 通讯员 邱文峰 王泉源 实习生 庄晓晖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