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关工委与永安20多名留守儿童 提前欢度端午

2014-05-25 08:59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5月25日讯 昨天下午,洛江区马甲镇永安村,泉州市老干局、泉州市关工委等一行,为永安村20多名留守儿童,提前欢度端午节。

  “粽子,最早叫什么?是米角、米包,还是角黍、米黍?”来之前,泉州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赖新民以提问的形式调动现场的气氛。这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一下子吸引了在场20多名小朋友的注意力。

  一会儿,答案揭晓。原来,粽子最早叫“角黍”,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糉’[zòng],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活动的高潮出现在猜谜环节。现场主持人宣布“猜谜”刚落音,小朋友们早已三步并作两步,抢下一早“挑中”的谜面。不懂的就赶紧向旁边的老师请教,猜对了谜语,喜滋滋地领了小礼物。

  当天,泉州市关工委为每位小朋友都送去爱心书包等礼物。

  据悉,下周三(28日)下午,泉州市关工委还将在鲤城区开元街道西湖社区举办端午节活动。现场还将举行“包粽子比赛”,并评出“速度奖”和“美观奖”各三名。届时,现场包的粽子将由社区负责慰问孤寡老人、困难家庭。 (海都记者 陈丽娟 谢杨)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第三届厦漳泉京剧票友演唱会昨在泉州举行
下一条:泉州妇联举办亲子图书制作比赛 大手小手DIY图书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