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推动文化街区业态转型提升 建好文化之都
新门街区如何转型为文化创意街区;城南片区如何发挥历史文化优势,打造文化旅游街区;有着古代金融街之称的金青龙、银聚宝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问题就是导向”,近日,鲤城区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鲤城区大街小巷调研老城区文化街区业态转型提升工作,实地察看奎霞巷王福荣故居、西街肃清门广场、新门街名门时尚街区、侨光影视文化传媒基地、聚宝街、“德国小镇”文创园、捷航水上休闲娱乐等7个文化项目,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有关街道、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和各项目业主关于项目基本情况介绍,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
据悉,奎霞巷王福荣故居将打造成高端民宿客栈,力争于国庆开业;新门街名门时尚街区将与周边景观元素更好融合,统一规划,打包推介,做大做强;“德国小镇”将打造富有德国韵味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捷航水上休闲娱乐项目将建设泉州第一个游艇码头,推广海洋文化,打造泉州城市新名片。
鲤城是泉州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历史街区、文化遗存众多。近年来,该区通过更新改造、环境整治、功能转换、资源整合和文化创新,充分挖掘和发挥历史街区、文化遗存的综合效应,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目前,该区已建成开放5个文化产业园区(街区),其中省级重点园区1个、市级文化产业基地6个(其中示范基地3个),入驻园区企业100多家。在文化旅游业方面,该区精心打造“古韵鲤城·文化之旅”品牌,以历史为脉、文化为核、古城为景、旅游为桥,宣传鲤城、推介鲤城,网上热议,好评连连,四方游客纷纷前来鲤城领略千年文化古韵。该品牌已成为省级旅游品牌。
下一阶段,该区将把6.71平方公里的古城区作为一个整体项目进行规划设计,按照不同历史朝代打造不同的旅游功能区,并且高度重视文化趋同问题,坚决避免城市“特色危机”。该区还将用足用活“三旧”改造、石头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等政策,强化包装策划推介,结合业态更新,着力引进一批体量大、经验丰富的优质文化企业入驻,带动古城文化街区业态转型提升。(林朝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