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东海后亭社区鸭舍旁藏着百年圣旨碑(图)

2014-02-20 09:03 来源:闽南网 1

清末圣旨碑藏身残破屋内
清末圣旨碑藏身残破屋内,碑的上部有双龙抱球花纹

  闽南网2月20日讯 百年前由皇帝签发的圣旨石碑,如今只能置身残破屋檐下,而且还得与鸭舍为邻。这是泉州东海街道后亭社区,一块高1.8米、宽0.7米的圣旨碑的命运。

  前天下午,网友“@咱厝人-陈陈”发微博说,“看到一块石碑写着‘钦旌节孝’,看上去有些年代了。不知道是不是古物,就放置在一间破烂不堪即将要倒的古厝内”。网友还查询出泉州森林公园的网络简介中,就将“钦旌节孝”碑作为周边景点之一加以介绍。资料显示,这块碑建于宣统元年,也就是1909年末代皇帝溥仪授予的。原来这里还有座牌坊,后来牌坊毁坏,只剩下这方石碑。

  昨天上午,在东海后亭社区里,记者向居民打听,很容易就找到了这块藏身破房子内的圣旨石碑。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知道这块石碑,并且有关于石碑来历的故事流传,说是当地曾有位节孝的女性的后代当了官,向皇帝申请了这项荣誉。这块石碑背靠墙体,上方阳刻着“双龙抱球”图案,下方就纵向阴刻着“钦旌节孝”四个大字。

  后亭社区老年协会负责人老陈说,存放圣旨碑的地方,当地人叫“三藏宫”,砖石建筑破损得很厉害。配套的“钦旌节孝”牌坊“文革”期间被毁坏,后来“三藏宫”也逐渐衰败。社区六七年前就向民宗部门打报告,希望能重建“三藏宫”,同时让“钦旌节孝”圣旨碑得以遮风挡雨,可是一直没有下文。

  丰泽区文体旅游局郑剑文副局长介绍,两三年前区里做文物普查时,曾经将这里登记作为文物点,但这里不是文物保护单位,所以目前只能靠社区去保护它。

  对泉州石刻颇有研究的泉州师范学院教授吴幼雄说,封建时代皇帝倡导妇女守节,儿女孝顺。虽然儿女孝顺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倡导妇女在丈夫去世后守节,是对女性的“不见血的杀害”。吴教授说,数十年前,泉州市区东街、东门一带曾有百来块牌坊,许多牌坊就是这样的“贞节坊”、“节孝坊”。现在省内许多地方的农村还能找到类似的牌坊,这些牌坊、石碑作为历史信息的传递,记录着中国封建时期走过的阶段,保护起来还是有一定价值的。(本网记者 吴月芳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90后男子情迷公交12年 成立社团自制出游指南
下一条:丰泽曝光“老赖”头像 一男子躲了一年后现身还钱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