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开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减少150个审批环节

2014-02-19 08:34 来源:泉州晚报 0

泉州简政放权正当时新登记个体工商户比增八成去年已减少150个审批环节

  简政放权是转变职能“当头炮”。当前,泉州正积极在准入门槛方面做“减法”,在增强企业活力方面做“加法”,力争实现“民营经济综合改革”和“金融改革区”的政策叠加效应。

  今年起,泉州市正式开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先照后证”登记制、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证照合一登记制,以及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放宽经营范围登记等一揽子便利化措施,大力简化前置行政许可项目,不仅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加快企业项目落地,还有效激发了投资创业热情,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对小微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改革效果立竿见影。从今年1月24日首张新版营业执照核发以来,截至2月14日,泉州共新登记除农民专业合作社外的市场主体1400家。与去年同期相比,新登记的市场主体总量增长了69%。其中,内资企业新增306家,增长44%;个体工商户新增1080户,增长79%;外资企业新增14家,增长3.6倍。上述主体的登记业务已在全市90个工商所开展,占全市工商所总数的96%。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只是泉州简政放权、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以便民、利民为标尺,我市审批制度改革步伐持续加快。在推进各窗口业务办理规程标准化的过程中,审批环节统一削减至5个以内,去年共取消了17个审批项目,减少150个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218个工作日,减少申报材料36项。

  过去基本建设项目审批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最长需185个工作日,经过改革后,政府投资审批时限压缩至35个工作日,企业投资审批时限压缩至33个工作日。叠加的政策效应给企业带来看得见的实惠,去年我市抓各级政策兑现,出台稳工业“8+10”等措施,落实企业帮扶资金19.3亿元、结构性减税和税收奖励35.3亿元,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近2亿元。

  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营造制度环境、释放改革红利的坚定决心和务实举措持之以恒。《关于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行政审批项目动态清理和发布制度,实施国家级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推行市、县、乡镇、村四级行政服务标准化对接联动,创新网上审批方式,实施全省电子证照试点二期建设,深化电子证照应用,推行“一表式”网上审批等一系列举措,旨在变革政企互动方式,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为企业发展腾出广阔空间、提供最大便利。

  与此同时,“1+7”等一揽子政策措施齐头并举,在促进产业龙头发展、扶持小微企业、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电子商务和工业设计等方面各施所长,引导广大民营企业不断创新转型、携手并进,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持续发力,为建设民营经济发展乐园再添动力。(记者 朱娟娟 陈云青)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老人杜德谋找到老排长 电话里相约尽快见面
下一条:Hi都来拍新春专辑征稿结束 欢迎投稿各种美图趣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