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元宵节花灯 蟳埔姐妹将携日本艺伎登场(图)
泉州工艺师制作中日韩人偶座灯 蟳埔姐妹将携日本艺伎、韩国青年男女登场
有日本特色的“小槌子”挂灯
转眼元宵将至,各种造型的花灯也在紧张制作。对国家级非遗“泉州花灯”省级传承人、彩扎工艺师陈晓萍来说,融入日、韩元素的花灯可是今年的一大创新。
网上收集相关资料
作品构思花十几天
进西街,入裴巷,七拐八弯,在陈晓萍家三楼,记者看到了6盏逼真可爱的中、日、韩卡通形象座灯。
“整个作品的构思从去年9月份就开始了。”陈晓萍说,去年泉州与光州、横滨共获“东亚文化之都”美誉,有关部门找到陈晓萍,提出元宵花灯也应该有韩、日元素。
“先从网上收集韩、日花灯相关资料,再画成草图,并经过多次讨论、修改”,经过陈家三代人的努力,十几天后,整个作品的创意构思敲定——制作代表三个城市的人物造型座灯。
用泉州传统工艺制作日韩元素花灯
传统花灯工艺制作
融入各国特色元素
“传统花灯的制作较为繁琐,从选材到纯工艺打造,均有严格要求。”陈晓萍介绍,这6盏卡通造型的座灯采用泉州传统的花灯工艺,从去年12月开始动工制作,经过一个多月才基本完成,制作精细,“人物的头发就是用针丝毛线手工编织而成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6个人偶造型的座灯,每个高约1.2米,其中头戴花饰的泉州蟳埔女姐妹,顾盼生姿;腰别长鼓、身着韩服的韩国男女青年,栩栩如生;而手持扇子、身着日本和服的一对艺伎,形象鲜明。
造型活泼的中日韩人偶座灯融入各地文化特色
三国人偶灯完工
期待元宵展风采
在陈晓萍家中,还有一些韩、日特色的挂灯。“这叫‘宝舟’,表示丰收季节;这叫‘小槌子’,寓意吉祥如意,都是按照日本花灯风俗扎出来的。”陈晓萍的女儿陈熙雅指着已经挂起来的两盏日式花灯说,“它们都是用传统彩扎工艺做的。”
“可以说每一盏泉州花灯,均是一件艺术品,值得欣赏、收藏。”陈晓萍期待自己制作的这些花灯在今年的元宵灯会上展现中、日、韩风采,“到时候从摆在地上的座灯,到悬挂在骑楼下的吊灯,三个国家的元素均有所体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