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光州日报》借用海都报图片 推介文都泉州
韩国《光州日报》刊登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提供的照片,介绍文都泉州
闽南网1月16日讯 在泉州市民关注“东亚文化之都”之际,韩国媒体也在以“梦回文化多元的繁华的古代中华文明发祥地”为题,关注着泉州这座古老的城市。日前《光州日报》通过韩国东亚文化之都促进委员会联系本报,希望获得关于泉州更多照片,向韩国民众宣传泉州文化。
2013年11月中旬,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派出由两名记者和三位读者代表组成的“海都民间观察团”,到日本横滨、韩国光州实地采风,与当地互动联系。
迈入2014年,韩国《光州日报》开始开辟大量专栏介绍泉州。在对泉州这座城市进行整体介绍时,文章详述了泉州获评“东亚文化之都”的过程,认为“泉州通过持续不断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获得多数评委的认可”。文章还说明了泉州在宋代至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以及古代泉州商人与高丽贸易频繁。
在介绍泉州“方言、历史等独特的闽南文化”部分时,文章特别推介了泉州市博物馆开辟的“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泉州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还提及泉州获评“东亚文化之都”后成立“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建设发展委员会”,以及对城市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划等。
最近,韩国东亚文化之都促进委员会工作人员致函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称在韩国当地媒体的介绍下,韩国人也对中国的“东亚文化之都”增进了了解,希望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能提供泉州城市风光、民俗、传统建筑等具有代表性的照片,为《光州日报》进一步介绍泉州风貌使用。
为此,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特地挑选古老的梨园戏、提线木偶表演,以及独具风情的公式埔女、惠安女,还有古城红砖建筑等照片发至韩国光州。
据悉,马年元宵期间,将在泉州举办日本、韩国文艺专场展演。在市区的花灯主展区,市民们除了可观赏泉州花灯外,还可以看到富有日韩风情的花灯一同展出。根据计划,今年开展“东亚文化之都”系列活动时,还将举行泉州、横滨、光州三市新闻媒体互访交流活动。拟在三城之间开展新闻交流、互播城市形象片、互设专栏等,扩大三城互相推介、了解和交流。
□光州媒体说泉州(根据报道翻译节选)
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热情开放的泉州人
泉州人天性热情、开放,有很强的包容力,这些特质的形成,与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首批“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并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当时,马可·波罗就在《马可·波罗游记》里向欧洲人介绍了刺桐(即泉州)这座世界第一大港。
据《高丽史》记载,宋代赴高丽贸易的中国商人中,泉州商人最多。100年里,约有90次、4500余名中国商人赴高丽进行贸易,其中多数为泉州与扬州人。
当地人自信泉州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闽南,即福建省南部的泉州、厦门、漳州以及台湾。这四个地方的人共同使用一种与官方普通话大不相同的方言——闽南话。闽南文化,包括方言、历史、宗教、文化遗产等,既传承了中原文化,同时也包含了世界各地的文化要素,是一种世界型文化。(本网记者 吴月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