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渔民打捞回5头颅骸 状似动物头颅骸骨(图)

2013-12-05 08:55 来源:海峡导报 0

渔民捞回5兄弟
渔民捞回5兄弟

  “这是什么遗骨啊?”昨日上午,在泉州马板巷考古学者刘志成家院子里,5个奇怪的动物头颅遗骨吸引了不少媒体记者。“这是渔民从海里打捞上来的‘好兄弟’,要烧掉,我觉得可惜,便捡回来研究。”主人刘志成说,15年来他一直在研究,但没有结果,希望有人能帮忙揭开这些“好兄弟”遗骨之谜。

  这5个奇怪的“好兄弟”动物头,有些像是大鸟的头,有些像是鳄鱼头,模样怪异。

  经测量,最大的那个长60厘米,宽36厘米,高26厘米;而最小的那个,长20厘米,宽14厘米,高10厘米。最大的那个“好兄弟”嘴巴宽宽的,两边各有8个深牙印,而另一个大的嘴巴瘦长,牙印密密的有48个,那3个小的,一个长有牙,两个还没长牙。

  据刘志成介绍,这5个“好兄弟”头颅是他1998年从石狮永宁渔村的“好兄弟”庙(又名“万阴宫”)捡回来的。当时捡了30多袋,其中发现了一件疑为人类骨的化石。

  那根人类骨的化石是渔民在台湾海峡捕鱼时打捞到的。最后,化石经“北京人”化石发现者、中科院院士贾兰坡鉴定,证实是近3万年前台湾海峡人类右肱骨化石。该发现轰动了当时两岸的考古界。

  “海峡人已经得到结论,但这5个‘好兄弟’,我一直放在家中琢磨了15年,但至今不能肯定它是什么动物的遗骨。”刘志成感叹道。

  对于这5个“好兄弟”,导报记者请一些渔民和中学生物老师看图片,均表示不能肯定是何种动物遗骨。“可能是鳄鱼头的骨头,如果轻的话,就还没有形成化石。”泉州海交馆考古部主任傅恩凤看了图片后推测说。

  他认为,像渔民打捞的动物遗骨,如果搞一个生物科技展示馆,让青少年学生参观,或供科研人员进行科技研究非常好。

民俗

“好兄弟”残骸要妥善安置

  据了解,闽台渔民有个习俗,即在台湾海峡捕捞作业时,从海底打捞出来的,无论是人的还是动物(渔民称之为“好兄弟”)的遗骨,均不扔回大海,必须带上岸妥善安置,好让这些流散于海里的残骸有个安稳的归宿,以保佑渔民海上作业平安。

  在泉州沿海一带,一般会将这些“好兄弟”残骸集中堆放在码头边,并烧香祭拜祈福,在特别时节还燃放鞭炮求平安。甚至有的渔村还专门修建庙宇存放和供奉,有的还集中埋葬,并立墓碑刻上“好兄弟墓”4个字。(记者 郭冰德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华大成立“起床协会” 男女生互打电话告别赖床
下一条:泉州笋江桥桥墩铁皮开裂 交通局:将尽快排除隐患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