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村庄布点布局规划 2068个村将撤并或升级
闽南网11月20日讯 泉州2068个村庄将根据情况撤并整合,或上升为新型社区、新型农村。昨日,泉州市规划局组织召开《泉州市村庄布点布局规划》方案评审会,规划范围为泉州市域行政辖区,总面积约11015平方公里。
按照规划,符合以下条件两条及以上内容的村庄,皆可纳入撤销或整合:村庄外流人口超过村庄原户籍人口的60%(空心村严重区域);有地质灾害隐患;村庄常住人口规模小;无乡道及以上对外交通条件;受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影响,需异地重建;位于防洪排涝影响、产业污染影响等区域的村庄;区域内各村庄规模小,即常住人口小于100人且分布零散,应进行集中整合的;尚未规划明确要求撤并或整合的村庄。
可打造为新型社区、新型农村的参考标准为符合以下三条及以上:山区区域村庄具备支撑5000人口规模及以上、沿海区域村庄具备支撑8000人口规模及以上;村庄对外交通便利,地处区域地理中心位置或重要节点;村庄产业特色鲜明;村庄常住人口规模符合条件,无地质灾害隐患;近期有民间资金项目导入的特殊村庄,项目规模具备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的能力;村庄特色明显,属计划内重点发展与改造的典型村庄;多个村庄连片区域,空心村空心率不超过40%,宜集中整合的;一般乡镇政府的驻地村;上位规划明确的重点村庄。(本网记者 曾小琴)
相关阅读:
《泉州市村庄布点布局规划》通过评审 确定32个“古村保护型”村庄
据泉州晚报消息,记者从市城乡规划局获悉,《泉州市村庄布点布局规划》(2013-2030)昨日下午通过评审。
规划范围为泉州市域行政辖区,总面积约11015平方公里,涉及市域范围内所有行政村。2012年市域村庄人口约345万人,共2068个村庄。规划期限近期至2016年,远期至2030年。
根据这一规划,未来我市在市域内共将形成中心城市1个(泉州中心城区—晋江主城区—石狮主城区),即泉州市环湾核心区;中心城市辅城3个,即北翼新城(惠安—泉港)、南翼新城(安海、水头、石井、官桥、东石、内坑)、西翼南安辅城;市域次中心城市3个,即安溪县城、永春县城、德化县城;新市镇22个,新型农村社区145个,农村社区583个。
规划以中远期的市域村庄布点布局规划为指导,结合《泉州市建设“美丽乡村”五年行动计划(2012-2016)》的要求,对市域内村庄进行近期建设分类指导。将市域内村庄建设引导按环境整治型、保留改造型、集聚发展型、集中新建型、古村保护型五种类型进行分类。规划近期全市共有环境整治型村庄1389个,保留改造村庄646个,古村保护型村庄32个。旨在通过示范村建设、示范段建设发挥精品示范领路作用,串点成线,并线成片,带动其他乡村建设。
规划还确定了17条近期建设的美丽乡村示范段,并提出了市域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引导及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把各项指标具体化,更具可操作性。
类别
规划把全市村庄分为三大类,即A类、B类、C类。
A类:服从相关上位规划及城市建设节奏要求,与市场机会相结合,近期有条件达到按相关上位规划标准建设或改造的村庄,按规划标准进行建设。
B类:按未来的发展可能,分为撤并型村庄、保留型村庄、扩建(扩张发展)型村庄、保护型村庄、特殊型村庄等五类进行引导。
C类:以保护性修缮为主,结合无破坏开发利用进行村庄的生命力延续与再造。(记者 王朝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