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查获两个“黑气点” 扣17个过期液化气钢瓶
闽南网11月15日讯 昨日下午3时许,泉州市燃气管理站、鲤城区住建局、工商局等相关单位联合执法,在鲤城区查获两个黑气点。
在鲤城金龙街道成礼西路一栋民房内,一个约4平方米的房间内,“藏”了17个钢瓶,大部分都已过期。执法人员还发现,房间内只有一个很小的窗户,通风条件差,且电线裸露,存在安全隐患,而周边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一个黑气点,藏身在新华路一家售卖矿泉水的店铺内,里面2个钢瓶被查扣。(本网记者 陈斯红)
相关新闻:
泉州突击检查“黑气点” 扣19个不合格液化气瓶
据泉州晚报消息,经市民举报,昨日,泉州市城市燃气管理站、鲤城区住建局、鲤城区工商局和鲤城区金龙街道办事处联合成立执法组,对部分无证照燃气供应点(以下称“黑气点”)进行突击检查,当场查扣19个不合格液化气钢瓶。
一家“黑气点”藏匿在金龙街道成礼西路的民宅中。执法组发现了17个不合格液化气钢瓶及一叠伪造的液化气瓶充装塑封标志。该存放点内同时有未安装防爆设施的电源,一旦有明火,随时可能发生爆炸。另一家“黑气点”在新华北路,经营者在销售桶装水的同时贩售液化气瓶。执法组在该点旁的居民楼过道内发现2个钢瓶,这两个钢瓶上粘贴伪造的标签,年检的最新日期为2005年,属过期钢瓶,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对被查扣的“黑气点”,市城市燃气管理站将处以5万-50万元不等的罚款,查扣的钢瓶将进行报废。
“黑气点”供应的液化气钢瓶虽然低价,但往往缺斤短两,甚至有不法商贩通过往钢瓶内注水来增加重量,且提供的液化气多含有二甲醚等杂质,长期使用可导致阀门漏气。据了解,今年市城市燃气管理站联合多个部门在市区开展了23次检查,查扣600多个过期、报废钢瓶,但“黑气点”依然屡禁不止。明年底,我市将完成气瓶条形码的安装,对无证充气实施重罚,逐步消灭“黑气点”。(记者 王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